邮箱 English 汉语

无形式作用论

与AI的对话 ORCID iD icon https://orcid.org/0009-0005-4318-2670
上一节下一节

隔离的关系:三位一体的无形式作用

作者:孙洪波2024/08/20

隔离的关系:三位一体的无形式作用

“隔离关系”意味着无形式将自己隔离成三种不同的作用,即隔离作用,动力作用和显现作用。无形式的联合性不仅体现在无形式作用之间的转化上,而且,还体现在三位一体上,比方说,一块石头,它同时具有了显现作用(比方说光滑的表面,显现出其硬度)、动力作用(比方说它所具有的惯性动力)和隔离作用(比方说它的质量和它所占据的空间)。三位一体的意思是同一事物会同时具有无形式的三个作用,这同样是由于无形式的同一性形成的联合性而导致的。这三个作用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可以在单个隔离的事物中融合共存,在单个的隔离事物中体现无形式的同一性(前面讲过,同一性是显现在隔离上的特点),使得一个事物真正成为其所是的,具有独立性特点的隔离的事物。三位一体的概念强调了事物作为一个整体的完整性和内在的统一性。这种三位一体的特点就是从无形式隔离角度来讲的。也就是说,有了隔离性使得无形式本身有了三种无形式作用,但同时由于无形式本身的同一性使得三种无形式作用以三位一体的方式融合在了同一个事物中。

我们据此可以把一个概念分成三类:隔离类、动力类和显现类(比如,上个小节中讲过的对形式的一种分类:本质、实体和主体),或者把一个事物分成三个方面:隔离方面、动力方面和显现方面(就像一块石头那样)。这使得我们能够从三种不同的视角审视一个事物,从而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的分析框架,这有助于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潜在的可能性。这就是事物的三位一体。这种三位一体的特点表明,一个事物可以表现出隔离、动力和显现三种不同的作用。这种多维的视角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功能。虽然三种无形式作用在同一事物中共存,但它们各自保持独立性,同时又通过无形式的同一性相互联合。这种联合性使得事物能够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同时保持其独特的特性和作用。

无形式三个作用在一个事物身上会有强弱之分,上一个小节已经提到了三个不同的世界:宏观世界(隔离的世界)、量子世界(动力的世界)和意识世界(显现的世界)。隔离的世界是以隔离作用为主的世界,这个世界的事物是隔离性强,这些事物通常具有明确的定义和边界,它们的存在和特性相对稳定。例如,一块石头就是隔离强而显现弱(比方说,我们只有接触它的时候它才向我们显现它的硬度)和动力相对弱的一种状态的事物;动力的世界是以动力作用为主的世界,这个世界的事物是动力强,例如,光子就是动力强而显现和隔离弱的一种状态的事物。光子作为量子实体,其动力作用(如动量和能量)非常显著,而其显现作用(如波粒二象性,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显现出特定特性)和隔离作用(如缺乏固定的位置和形态)则相对较弱;显现的世界是以显现作用为主的世界,这个世界的事物是显现强。在这个世界中,事物的主观体验和感知占据了主导地位,在意识世界里我们的各种感觉都是直接呈现给我们的,让我们能够直接感知到世界的存在和特性。例如,我们意识里的颜色、看到一个物体形成的对象就是显现强而动力弱(我们对颜色和对象直接感觉不到太多的动力)和隔离弱(我们主要是区分出了那是一个事物)的一种状态的事物。我们看到由于无形式三个作用的强弱不同而导致了三个不同的世界。它表明可能还存在很多不同级别或层次的世界,每个级别或层次的世界都以占主导地位的无形式作用及其相关属性为特征。后面还会讲到其它的不同世界。这种对不同世界的区分展现了整个世界的丰富多样性。

其实在一个事物身上的无形式作用的强弱不同也会使得该事物有不同的表现。

用无形式三个作用的强弱就可以把人格划分成不同的理论类型。(这里显现的意思是人的行为的显现)

(1)当显现强(注重外在表现和意识体验):

(a)隔离强,动力弱:

人格特征: 这类人注重原则和规则,思想深刻,但行动力较弱,不善于表达情感。他们可能显得保守、固执,但内心深处却有着强烈的道德感和责任感。

可能的行为表现: 严格遵守规则,做事一丝不苟,但缺乏灵活性;不善于社交,难以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喜欢独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b)动力强,隔离弱:

人格特征: 这类人充满活力,行动力强,思维敏捷,但缺乏耐心和毅力,容易冲动。他们热情奔放,喜欢冒险,但有时会显得浮躁和不稳定。

可能的行为表现: 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喜欢挑战自我,但容易半途而废;善于表达情感,容易与他人建立联系,但也容易与人发生冲突;追求刺激和新鲜感,难以专注于一项任务。

(c)动力弱,隔离弱:

人格特征: 这类人随和,容易相处,但缺乏主见和目标,容易受到外界影响。他们渴望被认可和接纳,但有时会迷失自我。

可能的行为表现: 顺从他人意见,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容易被他人情绪感染,缺乏稳定的自我认知;渴望融入群体,但难以找到自己的位置。

(d)动力强,隔离强:

人格特征: 这类人目标明确,意志坚定,行动力强,并拥有清晰的价值观和原则。他们自信、果断,是天生的领导者。

可能的行为表现: 积极追求目标,不畏困难和挑战;善于组织和领导他人,能够激励和鼓舞团队;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说服力,能够改变周围的环境。

(2)当显现弱(不善于外在表现,注重内心世界):

(a)隔离强,动力弱:

人格特征: 这类人思想深刻,有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但沉默寡言,不善于表达自我。他们可能显得冷漠和疏离,但内心深处却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

可能的行为表现: 喜欢独处,不喜欢社交活动;善于思考,但缺乏行动力;不善于表达情感,难以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b)动力强,隔离弱:

人格特征: 这类人充满激情,行动力强,但容易被情绪左右,缺乏理性思考。他们可能显得冲动和不稳定,但内心深处却渴望改变世界。

可能的行为表现: 热情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中,但缺乏计划性和持续性;容易被情绪左右,做出冲动的决定;渴望实现自我价值,但难以找到合适的途径。

(c)动力弱,隔离弱:

人格特征: 这类人随波逐流,缺乏主见和目标,容易感到迷茫和空虚。他们对外部世界缺乏兴趣,也难以找到内心的方向。

可能的行为表现: 缺乏目标和动力,对生活感到迷茫;容易感到孤独和空虚,难以找到生活的意义;对外部世界缺乏兴趣,难以融入社会。

(d)动力强,隔离强:

人格特征: 这类人目标明确,意志坚定,但隐藏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不轻易表露内心世界。他们可能显得神秘和难以捉摸,但内心深处却有着强大的力量。

可能的行为表现: 默默地追求目标,不张扬,也不轻易放弃;善于控制情绪,不轻易表露内心世界;拥有强大的意志力和忍耐力,能够克服各种困难。

这种分类方式强调了个体在理性、情感、行为和意志方面的不同表现和倾向。通过这种分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个体差异的复杂性,并为个体的行为和性格提供一种理论解释。这种分类不仅是关系到个体差异,就算是在同一个人的不同年龄阶段,动力、隔离和显现也有不同的强弱表现,从而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征。同一个人在这三个方面随着年龄的变化也会有一定的变化。比方说,有人在年轻的时候容易冲动,缺乏理智,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越来越理智。这背后的原因就是动力强逐渐转化成了隔离强。其实这就是无形式联合转化。这种转化需要人的认知作为显现来完成,也就是通过人的交往,学习和实践来不断获得理性的认知(显现),从而变得越来越理智。这就为如何把一个冲动的人转变成一个理智的人提供了理论依据。

无形式作用不仅有强弱之分,还可以对事物进行分层。我们看一下我们的意识世界(显现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相比于地球上的其它生物我们人类有一个特有的高级的语言文字系统,这是一个以词语为主的世界,每个词语都代表一定的确定的(或相对确定的)意义。这实际上是说,每个词语都是隔离的,不管是从词语的组成上,还是从发音上,还是从其代表的意义上。每个句子也是代表一定的意思,代表一定的作用,也是隔离的。否则,所有的词语、所有的句子都将会是一样的,都是无法区分的。所以,我们人类的语言是一种隔离的世界。我们在使用语言进行表达的时候,其实是在意识下进行的,在这种意义下,语言的使用(包括表达和思维)是在显现作用下进行的,是以显现为主的。

但是,在语言内,我们好像感觉不到意识的显现的存在了,只有我们有意的思考时才能认识到有显现作用。同样我们在思考时,在语言内也感觉不到任何动力的存在。这是因为作为思考的显现和动力已经成为背景了,已经成为幕后的事物了,其只在背后起到作用,不再走到语言内了。这就像电脑,cpu的动力相对于电脑程序的运行是一个幕后的事情一样。这样,我们把这个语言的世界叫做“语言的隔离世界”。这个语言的隔离世界就像一个“纯的”隔离世界一样。这个世界凸显了隔离,而隐蔽了动力和显现。这样的一个世界分出了隔离作用、显现作用和动力作用三个层次。这样的一个分层其作用是,使得我们人类更加专注于语言表达,专注于语言表达的精确性、一致性和逻辑性。从而有助于我们进行纯粹的隔离性的思维,更集中于隔离性的思维,起到了“隔离加强”的作用。使我们能够明确地表达和理解特定的概念。

我们运用语言的思维活动,是在意识这个“显现世界”的基础上进行的。这里体现了语言使用的“显现性”,显现作用使我们能够感知和理解语言的意义。同时,思维推理蕴含的背后的“动力”也驱动着这种语言活动的展开。所以,在语言的使用和思维中包含着无形式三位一体特征。在这种复合结构中,语言文字这一层次构成了一个“纯的隔离世界”。语言的隔离世界使得人类能够进行更加抽象和系统的思维,确保了思维的条理性和组织性。这样通过语言,我们能够将复杂的现实世界进行分类和组织,从而更有效地理解和解决问题。从而使复杂的推理、分析和交流成为可能。

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设想在意识的世界里隐蔽了隔离和显现,而凸显了动力的世界,这个世界应该是情感的世界,比如,难过、喜悦、痛苦等等。这些情感是具有动力性的。情感不仅仅是内在的体验,并且它能够驱动人做出行动。例如,愤怒会驱动人去攻击,悲伤会驱动人去哭泣,喜悦会驱动人去跳舞。在情感的世界中,情绪、情感、意志等都是动力作用的表现。这个世界是一个“纯”的动力世界。在情感世界中,充满了变化和流动性,情绪的起伏和转变是其常态。在这个世界中人们更加关注的是内心的感受和体验,而不是外在的规则和逻辑。情感可以被视为动力作用的集中体现,它推动着人们的行为和心理活动。隔离作用在情感世界中相对弱化,因为情感往往超越理性,不遵循逻辑规则。情感的世界也是在意识这个“显现世界”的基础上进行的,虽然隐蔽,但是情感的体验的直接显现性并不弱。情感更多地依赖于内在动力性的感受和体验。只是情感体验的显现性是难以用语言(或行为)这种隔离性的显现(也就是概念性的显现)完全表达出来的。

前面内容中讲过:“我们观察量子的时候是在用隔离的方式观察的,因为我们的仪器都是宏观世界的隔离的事物,只要一测量,量子就会转化为隔离世界的事物,也就是说我们只能用仪器观测到量子转化成隔离世界的事物的行为,而不能观测到量子本身在量子动力世界中的行为。因此获得的结果也是隔离世界的结果,而不可能观察到量子动力本身的客观实在性”。但是,另一方面,人的情感世界也是动力的世界,这也就是说,我们虽然用隔离的方法观察不到量子动力本身的客观实在性,但是我们却能感受到我们意识里的动力的客观实在性。得到动力的客观实在性的方法应该是感受性的动力的方法,而不是观察的隔离的方法。这种感受是一种主观的、直接的体验,不需要通过外部的隔离手段进行观测。而隔离的方法依赖于外部的、有明确边界的观察工具,这些工具在量子测量中会导致量子状态的坍缩,从而无法保留量子动力的原貌。

和量子的坍缩类似,当我们有一个情感体验时,如果要转化成语言的描述,那么不管如何的描述,这个语言的描述都会失去这个情感体验的客观性,都无法代替情感体验本身。这就相当于情感世界的坍缩。用语言来描述这个情感体验本身,就是在用隔离的方式去“观测”情感体验,而坍缩成了隔离的语言表达。这是由于三种无形式之间具有隔离性,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功能,它们不能相互替代,只能相互转化。这意味着,如果我们想要用一种无形式作用来理解或表达另一种无形式作用,就必须进行转化;我们无法用一种无形式作用完全地表达或理解另一种无形式作用。所以当我们试图用语言(隔离)来表达情感体验(动力)时,就会不可避免地丢失情感体验的客观性体验,导致情感体验的丰富性和完整性无法被完全呈现。量子坍缩也是这个道理。虽然在转化的过程中,会丢失情感体验的客观性体验,但是也获得了隔离性语言的所描述的普遍性和可表达性。也因此说,如果要想全面的了解一个事物,则需要同时使用这三种无形式作用。因为,只有把三种无形式组合起来,才能体现无形式的同一性。

这提示我们在不同的世界和现象中可能需要不同的方法去理解其本质。也就是说不存在一种通用的方法能理解所有的事物。这是必然的事情,因为根据无形式作用论,这种理解的方法肯定可以分为:隔离的方法,动力的方法和显现的方法。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世界和现象。这些方法之间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可以互补和联合使用,以提供对事物更加全面和多维度的理解。

我们来探讨一下主客观性。这样定义客观性, 用同一种无形式作用去理解同一种无形式作用的事物就具有客观性。这样定义主观性,用一种无形式作用去理解另一种无形式作用的事物就具有主观性。这样定义的主客观性是无形式隔离造成的主客观性。因此称作“无形式隔离的主客观性”。这也就是说,只有用同一种无形式作用理解同一种无形式作用的事物才能获得客观性,否则就必然是主观的。这种主客观性是不可跨越的。它强调的是认知方式与认知对象之间的匹配程度。例如,当使用隔离的方法(如测量仪器)来认识量子时,我们得到的是在隔离框架下的结果,这种结果是主观的,因为它反映的是宏观世界隔离作用的特点,而无法展现量子动力本身的特点。这提醒我们,科学观察并非完全是客观的。这种主观性与我们的通常认为的意识产生的主观性显然是不同的(测量量子的主观性不是由意识产生的)。但是,并没有人认识到这种主观性是隔离的主观性。

无形式隔离的客观性的认识方式在同一无形式作用框架内,避免了跨无形式作用的转化,因此可以保持认识的纯粹性和一致性。同一种无形式作用内部的理解具有一致性,不存在信息丢失或变形的问题。这种认识方式能保持对事物本质的纯粹理解,不受其他无形式作用的干扰。也就是说,隔离的方法只能得到隔离的理解,动力的方法只能得到动力的理解,显现的方法只能得到显现的理解。跨越不同的方法的理解就是主观的理解,例如,用隔离方法去理解动力,就是主观的理解。这表明,我们客观理解世界的能力从根本上与我们将认知方法与我们试图理解的本质相匹配的能力有关。为了实现客观性,我们必须将我们的调查方法与我们正在研究的现象的性质相匹配。我们人类就是用语言世界的隔离方式来客观的认识宏观世界的隔离性的。

相应的还应该有“无形式转化的主客观性”。比方说,同一首歌曲,在不同心情下听,会产生不同的主观感受,这是因为情感状态(动力)影响了转化过程。这就是说,这首歌曲转化成某个人具体的感受会因这个人的状态而不同,因而也就产生了对这首歌曲主观感受不同。这是无形式转化造成的主观性。当然,也有无形式转化造成的客观性。例如,量子的坍缩,虽然结果是概率性的,但这种概率性本身是确定的、客观的,这是因为转化过程遵循着量子力学的规律。疼痛感知,虽然有个体差异存在,但转化为语言描述后,就具有了一定的客观性,这是因为语言系统(隔离)提供了一个相对客观的标准。无形式转化的主客观性强调的是转化过程对结果的影响。

毫无疑问,由于无形式作用之间的同一性,我们完全可以把无形式隔离的主客观性和无形式转化的主客观性联系起来。例如,动力为主导的事物,也包含着隔离的成分。例如,当动力的事物转化成隔离的事物时,动力中的隔离成分相对于这个隔离事物就能够具有客观性。情感(动力)虽然充满着变化和流动性,但也包含着一些相对稳定的元素,例如情感的类型(喜悦、悲伤、愤怒等)、情感的对象、情感的强度等。将情感体验转化为语言描述时,情感的类型、对象和强度等隔离成分,可以被相对客观地表达出来。而情感本身相对于隔离事物则不具有客观性,因为它无法被隔离的语言或概念完全捕捉。这样通过“动力中的隔离(当然还有隔离中的动力,显现中的隔离,隔离中的显现,动力中的显现和显现中的动力)”,无形式隔离主客观性和无形式转化主客观性被联系了起来。这实质上是用隔离的方法通过认识动力中的隔离,而获得了隔离的客观性。这样的客观性还是用隔离的方式认识隔离,从而获得了客观性。

同样可以设想在意识的世界里隐蔽了隔离和动力,而凸显了显现的世界,这个世界就应该是我们的感觉世界,比方说,颜色、疼痛等等。感觉是具有显现性的,它能够让我们感知到世界。例如,颜色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美丽,疼痛让我们感受到身体的存在。在感觉世界中,颜色、声音、触觉等都是显现作用的表现。这个世界是一个“纯”显现的世界。这个世界的特点是对感官品质的直接体验,如颜色、声音和触觉。这些体验不需要复杂的推理或分析,它们直接呈现给我们,无需寻找像理性那样的根据或原因就能让我们感知到世界的存在和特性。这就是感觉和理性的根本性的区别。原因就在于它们归属于不同的世界,感觉世界是凸显了显现,而显现具有直接性。而理性所在的语言世界则不具有直接性(这个问题以后还要探讨)。在感觉世界中,隔离作用相对弱化,因为感觉体验往往是整体的、模糊的,难以用精确的概念和语言来描述。在这个世界中的动力作用也相对弱化,因为感觉体验通常是被动的、接受性的,而不是主动的、创造性的。

为什么会有这种凸显一种无形式的世界?这是因为在一个世界中凸显了一种无形式,会使得这种无形式得到清晰而纯粹的表现,可以更加明确和集中地展现其特性,使得这种无形式能够得到更有效的发挥其作用。虽然意识内部存在这样一种专业化或分工,但情感的世界、感觉世界和语言世界里的事物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比如,颜色的组合可以转化成某种美的情感,而成为艺术,例如,一幅色彩明丽的油画可以引起人们的愉悦之情;颜色和喜悦都可以转化成语言的概念或语言的表达。例如,我们可以用“红色”来表示喜悦的情绪;我们在读文学作品的时候,文字对事物的描述可以引起我们情感的共鸣。例如,我们在读一篇描写爱情的文章时,可能会产生爱情的感受。但是,这种在三个不同世界中的转化不是无形式一体转化,因为在感觉世界中的颜色组合转化成某种美的情感时并不一定需要语言,而是可以直接转化。因此,这种在三个不同世界中的转化不符合无形式一体转化的条件。

以上基于无形式作用的隐蔽和凸显的分层划分方法。它揭示出意识世界的丰富多样性,不同类型的意识世界可以相互转化和配合,使得人类能够综合运用感官体验、情感驱动力和逻辑思维,形成完整的精神生活。这种类似“分工”的方式能够发挥不同的无形式作用的优势,从而生成特定属性的意识形态和功能。人之所以称为高级动物,就是因为人的器官功能依据三种无形式分化成了三个不同的具有分层结构的世界,这种分层结构是人类意识复杂性和灵活性的体现,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三个不同的世界之间的协调运作,能清晰高效的反映这个世界和有效的改造这个世界。

人类不仅自身分化出了三个不同功能的世界,而且,人类还发明了其它更加专业化的世界。比方说,数学和计算机编程语言。数学世界是符号化的、更加纯粹的隔离世界。这个世界不再关注情感和感觉的表达,而是专注于事物抽象结构的逻辑上的可通达性(比方说,数学家们通过定义、公理和定理,运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来得到另一些结果)。而计算机编程语言是具有可执行功能的隔离世界。这个世界关注的是功能的执行和数据的处理。这样的世界是在人的器官功能依据三种无形式分化成的三个世界基础上,通过抽象和逻辑构建的世界,而非器官化的。这些抽象构建允许我们超越人类感官和情感的局限,进行更高级的认知和操作。这是人类在探索世界的道路上发明的更具有专业化功能的世界。它们是人类意识的延伸和扩展,是探索、认识和改造这个世界有力的工具。也就是说,人类可以创造某种特定功能的世界,利用这种世界来更好的为人类自身服务。

按照无形式作用的三位一体,我们可以把生物界分成三类:动物类(动力型动物)、植物类(显现型植物)和微生物类(隔离型微生物,细菌和病毒等)。动物类主要是以动力活动获得食物而维持生存。动物需要通过运动、捕食、采食等方式获得食物,以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动物的动力作用是显著的,它是动物生存的基础。植物类主要是以显现生命(比方说,树叶、果实和花朵等)来获得能量和维持生存。植物具有叶绿素,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以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植物的显现作用是显著的,它是植物生存的基础。微生物类主要是以大量的繁殖复制出自己,从而隔离出大量的同类而维持生存。微生物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微生物通过分裂、融合等方式进行大量繁殖,从而扩大种群规模。它们数量庞大而且形态多样。微生物的隔离作用是显著的,它是微生物生存的基础。这种分类方法揭示了生物界中不同生命形式的基本生存策略和特点。不同类型的生物,通过凸显不同的无形式作用,适应不同的环境,实现了生命的延续和繁衍。

在这个世界上能进化出这三类不同类型的生物好像是被设计好了似的,但其实不是,只是遵循着无形式作用论的规律罢了。在这样的一种规律下经过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就会有这样的三类生物的自然涌现。因为,无形式作用提供了进化出这三类生物的可能性。每个种类的生物都专门化于一种特定的无形式作用形态,以确保生存和繁衍。这三类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的统一的整体。

事实告诉我们,在意识世界里,语言的隔离世界是最后进化成的。而有的动物也会愤怒和悲伤,说明它们也有情感,如大象和狗。像鱼这样更低等的动物也有眼睛,说明它们也有感觉。按照这些事实,我们可以推测,人的意识世界里的感觉世界是首先形成的,其次是情感世界,最后是语言世界。也是事实告诉我们,在三类生物中最早出现在地球上的是病毒细菌这样的微生物,其次是植物,最后是动物。为什么在意识世界里先进化出感觉世界?其实这也不奇怪,因为在意识世界里显现强,所以一定会先进化出具有显现功能的感觉世界。为什么在宏观世界里先进化出微生物?在宏观世界里隔离强,所以一定会先进化出具有隔离生存特点的微生物。不管是意识世界进化的路径还是生物进化的路径都是要把这三种无形式作用专业化。

我们看到,在人的意识世界中,三个世界进化的顺序是:感觉世界(显现)、情感世界(动力)和语言世界(隔离)。在宏观世界的地球上,三类生物进化的顺序是:微生物(隔离)、植物(显现)和动物(动力)。这两类事物好像都是按照显现、动力和隔离组成的圆圈的循环顺序进行进化的。确实是这样的。因为,显现是直接而简单的,动力是间接的,比显现要复杂;而隔离是遮蔽的,比动力要复杂(这个观点以后要讲到)。所以,从显现的事物直接进化到动力的事物是最容易的,从动力的事物直接进化到隔离的事物也是最容易的,从隔离的事物直接进化到显现的事物也是最容易的。相反,逆着这个顺序直接进化是最难的。也就是说,从隔离的事物直接进化到动力的事物是最难的,从动力的事物直接进化到显现的事物也是最难的,从显现的事物直接进化到隔离的事物也是最难的。基于这种原因,对于这种复杂事物的进化,就会出现按照显现、动力和隔离组成的圆圈的循环顺序。

也就是说,复杂事物的进化顺序不是随意的,它是受到显现、动力和隔离组成的循环顺序制约的。于是,我们可以设想,在某个动力主导的世界中,应该先进化出动力的事物,再进化出隔离的事物,最后才是显现的事物。我们的宏观世界就是从动力的世界的大爆炸而产生的,到了人类才进化出具有意识的显现世界。这个进化也符合三个无形式作用组成的循环顺序。

按照无形式作用的三位一体,哲学本身就可以分为三种:隔离的哲学、动力的哲学和显现的哲学。而无形式作用论就是三位一体的哲学。隔离的哲学,是指以隔离作用为核心的哲学。这种哲学主要关注事物的确定性、精确性和系统性。它认为,事物的本质是确定的,可以用隔离的概念来把握。这种哲学认为,事物是独立存在的,具有确定的属性和特征。代表人物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动力的哲学,是指以动力作用为核心的哲学。黑格尔在以往的辩证法的基础上加入了否定的动力的元素。这种哲学主要关注事物的变化、发展和运动。它认为,事物的本质是变化的,具有内在的动力,可以用辩证法来把握。显现的哲学,是指以显现作用为核心的哲学。这种哲学主要关注事物的存在、体现和显现。它认为,事物的本质是显现的,可以用现象学来把握。代表人物有胡塞尔、海德格尔等。虽然这些哲学可以这样划分。但是,这些哲学家都是以形式为核心研究哲学,他们都没有认识到三种无形式及其作用。无形式本身没有具体的形态和属性,难以被直接感知和描述,这使得以往的哲学家很难将其纳入到他们的理论体系中。无形式作用论将“无形式”作为研究哲学的根基,它将隔离的确定性、动力的变化性和显现的直观性结合起来,提供了一个更全面的理解事物的方法。

我们知道哲学可以分为三部分: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可以按照概念的三位一体理解这三部分,本体论是从概念的隔离角度讲的,认识论是从概念的显现角度讲的,方法论是从概念的动力角度讲的。

1)本体论与隔离:

本体论:涉及存在的本质、存在和现实的基本范畴。强调的是概念的区分和和分类。本体论试图理解事物作为独立的实体的本质属性和存在方式。本体论关注的是“是什么”的问题,以及它们如何存在。其核心是如何对事物进行概念隔离。本体论通过强调实体的区别性和分离性来与隔离原则保持一致。它试图根据事物的独特属性和边界对事物进行定义和分类,从而创建一个框架来理解由不同实体组成的世界。

2)认识论与显现:

认识论:探讨知识的本质、知识的获得、论证和人类理解的局限性。它考察了我们如何认识世界,我们的知识主张的有效性,以及人与知识之间的关系。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是建立在事物通过我们的感官和认知过程向我们显现的方式之上的,认识论就是研究人是如何认识和理解世界的。认识论试图解释我们如何通过感知、理性和直觉来认识世界,以及这些认识方式如何揭示事物的表象和本质。认识论是从概念的显现角度来探讨知识的本质,也就是说知识是通过概念显现出来的。人类对知识的认识最终要落实到概念上来,纯粹的感知和过程是不能理解知识本身的。知识就是以概念为基础的。我们通过概念来描述、分类和理解事物。概念提供了对事物的抽象和一般性描述。在认识论中,显现的过程是指事物通过感知和认知过程在我们的意识中呈现出来。然而,纯粹的感知只是提供了原始的感觉数据,不能形成系统的知识,只有通过概念化的过程,这些感觉数据才能被组织、解释和理解。认识论可以被理解为对概念进行显现和澄清,以及知识如何通过感知、理性和直觉呈现给我们的意识和被理解。其核心是如何显现出概念和知识。

3)方法论与动力:

方法论:是探究如何有效地进行研究,并获得可靠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程序。方法论试图确定最有效的途径和手段来获取和验证知识,方法论涉及制定和遵循一系列程序和策略,以确保研究过程的系统性和有效性。从无形式作用论的角度,方法论关注的是概念的动力方面,方法论可以被理解为对概念进行应用和操作的过程。方法突出的作用就是应用和操作,方法的作用是在探索过程中如何做,即如何通过行动和操作来推动知识的进步和问题的解决。也就是如何通过变化来推动研究和知识的获得。而变化就是动力性的,就是动力的体现。方法论被呈现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强调从一种知识状态到另一种知识状态的变化和运动。它探讨了我们用来从无知到理解,从问题到答案的工具和策略,从而有效地探索、研究和解决问题。方法论的核心是用什么方法去研究,探索和应用概念,以及产生新的理解和知识。

我们分析一下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之间的关系:

(1)本体论关注存在的本质范畴,但这种范畴的建构又离不开认识论视角下的理解和把握。认识界定了存在范畴,存在范畴反过来构成了认识的对象。并进一步塑造了我们的认识论理解。

例如:我们对因果关系(一个本体论范畴)的理解(认识论)塑造了我们对因果关系的本体论定义;反过来,我们对因果关系的本体论信念又会影响我们解释世界的方式(认识论)。

(2)认识论探讨知识的本质,但依靠方法论来提供可靠的方法来获取和验证知识。方法论为认识提供了路径,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需认识论为其正当性提供依据。

例如:科学方法论为获取自然界知识(认识论)提供了一个框架,而科学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则基于认识论标准进行评估,例如经验证据和逻辑连贯性。

(3)方法论关注知识获取的途径,但这种途径的构建又必须基于对存在本质的本体论理解。这些理解影响了我们选择和使用的方法论。方法论的选择和应用可以反过来影响和塑造我们的本体论假设。不同的方法论也可能会获得对这个世界的本质的不同的理解。

例如:如果我们相信现实从根本上说是物质的(本体论),那么我们的探究方法可能会集中在经验观察和实验上。相反,如果我们相信现实包括非物质方面,我们的方法论可能会包含内省、直觉或其他非经验方法;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使得物理学不断得到发展进步,从而增强了我们对物质本体论的信心,而通过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获得研究成果则可能促使我们重新思考精神或意识的本体论地位。

我们看到它们三个相互区别,而又互相关联和依赖,对它们的关系难以清晰的把握。按照传统的观点上面的依赖关系就是辩证法。那么我们就来看看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之间的无形式一体转化:

(1)本体论转化为认识论需要方法论

本体论提供的关于世界本质的假设,需要通过方法论提供的研究方法和策略来获取和验证知识,最终形成对世界的认识。

例子:对于因果关系的本体论假设(事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需要通过科学方法(实验和观察)来获取相关数据和证据,从而形成对因果关系的认识(认识论)。

(2)认识论转化为方法论需要本体论

认识论就是研究如何认识世界的,如何认识世界的本质的,因此认识论(对知识的理解)需要本体论(对存在的理解)作为基础来选择和建构方法论。

例子:对于如何获取自然界知识的认识(认识论),需要通过对自然界作为物质实体的本体论理解来确定适当的实验和观察方法(方法论)。

(3)方法论转化为本体论需要认识论

需要通过方法论(研究方法和策略)来研究如何对这个世界的本质进行认识,才能形成存在的本体论。

例子:对在量子力学中的测量的方法(例如,测量导致量子坍缩)进行解释(认识论),导致了对现实本质(本体论)的新的认识。

(4)本体论转化为方法论需要认识论

本体论提供的关于世界本质的假设,会决定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并进一步决定我们选择什么样的方法论来研究世界。

例子:对于物质世界的本体论假设(所有存在的事物都是物质),决定了我们要用科学知识(认识论)来研究这个世界,从而确定使用相应的实验和观察的方法(方法论)来对物质进行研究。

(5)认识论转化为本体论需要方法论

认识论(对知识的理解)需要通过方法论(研究方法和策略)来验证和支持,从而形成对存在的本体论理解。

例子:对于科学知识的可靠性(认识论)的理解,需要通过科学实验和观察的方法(方法论)来验证,从而形成对物质世界的本体论理解。

(6)方法论转化为认识论需要本体论

因为“存在”是所有概念的根据,所以方法论(研究方法和策略)需要通过本体论(对存在的本质理解)为基础。只有当方法论与本体论相一致时,才能有效地获取和验证知识,并最终形成认识论。

例子:黑格尔的辩证法哲学就是这样发展的,他以辩证法为工具从“存在(being)”开始建构自己的哲学体系,这同时就是在展现对辩证法以及世界的认识。

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确实构成无形式一体转化。这样就以简洁的方式阐明了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之间的关系。但如果用黑格尔的辩证法解释就显得没有那么自然,因为,它需要分辨出正题,反题和合题。其实,它们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作为正题,反题或合题,这样也是六个基于正题,反题或合题的辩证过程。但是,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在这些辩证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变换角色,这增加了理解的复杂性。而且辩证法还要有额外的矛盾性和动力作为辅助。这些都是辩证法不明确的地方。从而用辩证法对它们三个之间关系的解释就没有那么自然,整体性和内在统一性也没有那么强。

按照无形式作用的三位一体,在语言的隔离世界中,人应该有三种思维:隔离性思维(概念性的思维)、动力性思维(逻辑的推理性的思维)和显现性思维(理解性的思维)。

隔离性思维:这种类型的思维侧重于形成(包括抽象、定义和概括)概念,强调清晰、精确和差异化。它对于定义和分类对象至关重要。

动力性思维:这种类型的思维涉及推理、判断和在概念之间建立逻辑联系。它对于表达、解决问题、决策和构建论点至关重要。

显现性思维:这种思维是要显现对概念之间的差异区分、概念之间产生的变化(就是推理过程中概念之间的变化)和概念之间的直观同一性的理解。不管是隔离性思维,还是动力思维都要落实到显现思维上来,都要能对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产生理解,确保概念能够被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在隔离性上产生对概念有清晰区分的理解,在动力性上要产生对概念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包括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概念获得的来源、过程和方式),在显现性上要产生对概念的同一性的理解。这种理解是直观性的显现。就是要能对概念产生清楚明白的认识。这里的显现性思维也是直观,只不过是被限定在了语言中,也就是语言中的直观。这种理解通过语言表述,并依赖于语言符号的解释。例如,解读《哈姆雷特》时,不同读者可能对哈姆雷特的动机和行为有不同的理解,这种理解是通过语言描述和交流实现的。但并不是说,显现性思维可以脱离直观这样的非思维的作用所带给我们的原始材料,而应该是这种原始的材料被隔离成了概念而产生的对概念的显现。因此,显现性思维包括直觉和洞察。直觉是一种人类的认知能力,指的是在未经充分逻辑推理的情况下直接产生的一种感知、信念或理解。这还是一种模糊的不确定的理解。洞察就是理解的非常清晰透彻。洞察是通过逻辑推理后,或者转化成清晰的概念后产生的确定而清晰的理解。

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建立这三种思维之间的无形式一体转化。

(1)动力性思维转化为显现性思维需要隔离性思维:

描述: 动力性思维(推理过程)要转化为显现性思维(对推理结果的理解),需要清晰、明确的概念(隔离性思维)作为基础。

例子: 在进行数学证明时,我们需要运用逻辑推理(动力性思维)来推导出结论,但要真正理解证明过程和结论,就需要对数学概念(例如数字、几何图形、函数等)有清晰的定义和理解(隔离性思维)。

(2)动力性思维转化为隔离性思维需要显现性思维:

描述: 动力性思维(推理过程)要产生新的概念(隔离性思维),需要对已有概念和推理过程有深刻的理解(显现性思维)。

例子: 在学习新的科学理论时,我们会通过阅读、思考和讨论来理解理论的内容和逻辑(动力性思维),而对理论的深刻理解(显现性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新的概念,并将其纳入到我们已有的知识体系中(隔离性思维)。

(3)显现性思维转化为隔离性思维需要动力性思维:

描述: 要将直观理解(显现性思维)转化为清晰的概念(隔离性思维),需要运用逻辑推理、判断和分析(动力性思维)来进行抽象和概括。

例子: 当我们观察到不同类型的鸟类时,我们会获得它们的形态、颜色、叫声等特征(显现性思维),形成对鸟类的特征的直觉理解(这是模糊的鸟类的概念),而要将这些特征转化为“鸟类”的概念(隔离性思维),就需要通过比较、分析和归纳等推理过程(动力性思维)来提取它们的共同特征。通过把模糊的鸟类的概念转化成清晰的“鸟类”的概念,我们对鸟类这个概念的显现性思维也就变得清晰起来。

(4)显现性思维转化为动力性思维需要隔离性思维:

描述: 要将直观理解(显现性思维)转化为推理和论证(动力性思维),需要以清晰的概念(隔离性思维)作为基础。

例子: 我们对三段论有着清晰理解,如果要想进行推理,就需要对在推理过程中使用的概念有清晰的区分和理解。

(5)隔离性思维转化为动力性思维需要显现性思维:

描述: 要将概念(隔离性思维)应用于推理和论证(动力性思维),需要对概念的含义和应用场景有深刻的理解(显现性思维)。

例子: 在进行法律辩论时,我们需要运用法律条文和案例(隔离性思维)来构建论证,但要有效地运用这些概念,就需要对法律条文的含义和适用范围有清晰的理解(显现性思维),才能将其转化为有力的论证(动力性思维)。

(6)隔离性思维转化为显现性思维需要动力性思维:

描述: 要将抽象的概念(隔离性思维)转化为具体的理解(显现性思维),需要运用推理和联想等思维过程(动力性思维)将概念与具体的事物和经验联系起来。

例子: 在学习“自由”这个概念时,我们可能会感到抽象和难以理解(隔离性思维),而要真正理解“自由”的含义,就需要通过阅读历史故事、思考社会现象、反思自身经历等方式(动力性思维),将这个概念与具体的事件和体验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对“自由”的深刻理解(显现性思维)。

这里的思维,我们把它限定在了语言世界中,其实在感觉世界和情感世界中同样有思维。这三个世界中的思维也是有差别的。

如何定义“思维”这种概念?我们看到可以把它分成三种思维,我们没有办法对它们其中的一个进行单独的思考。它们是相互依赖的,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如果用传统的(线性的和静态的)定义方式是不可能全面的描述“思维”这样的复杂的概念的。思维涉及多种相互作用的过程,单一的定义方式难以涵盖其全貌。所以,需要一种新的方式定义这种概念。这种新的定义方式,就是要把像“思维”这样的概念按照无形式三种作用分成三类,这三类是无形式三位一体,并且能构成无形式一体转化。由于是把这个概念分成了三类,那么每一类都是这个概念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这种定义方式是从概念内部进行的描述。这样运用无形式一体转化的描述方法就能从这个概念内部全面、动态地理解此概念了。我们把这种对概念的定义方式叫做“无形式内部定义”。这种定义方式提供了一种更精确、更动态的定义方式,能够更好地把握概念的本质和功能。无形式三位一体和无形式一体转化的方法带来了新的认识方式:无形式内部定义。当然,还有从外部描述概念的方式,这个后面再探讨。

在语言的隔离世界中的三种思维就是以概念为中心的思维。这三种思维就是产生清晰的概念,建立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建立关系,利用概念产生知识,并利用这些概念和知识进行解决问题,以及对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产生理解。语言的作用就是能够有效的交流。而有效的交流则需要有确定性的表达。这三种思维的确定性不同。隔离性思维的确定性最强,因为它要求最彻底的,最清晰的概念确定性;而动力性的推理则不然,比方说归纳推理则没有那么强的确定性,用它得出的结论有可能是局域性的;显现性思维的确定性更差,它有时候会因人而异。因为它会含有直觉的东西,而这种直觉的东西并没有经过严格的定义和逻辑的推理。在通过判断推理等动力性思维把原始的直觉转化成确定的隔离性思维后,显现性思维也就变得清晰起来,这时就变成了洞察。也就是说,如果要想获得最强的确定性和清晰性,就要以概念的确定性和清晰性为中心。但是,为了获得确定性,这三种思维是缺一不可的,因为它们是无形式一体转化。当然,概念也会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我们可以运用思维把它逐渐清晰起来。这处在同一个过程中,而直觉变成洞察就不是同一个过程。这是因为直觉是一个过程,而直觉变成洞察需要动力性思维和隔离性思维,所以这个转变处在不同的过程中。所以,我们能要求隔离性思维对概念具有彻底的,最清晰的概念确定性。而不能要求直觉也是这样(虽然能提高直觉的确定性)。

毫无疑问,哲学、科学和宗教都会有这三种思维,只不过是这三种思维(语言世界中的三种思维)在不同的领域内的侧重点不一样而已。在科学中突出推理性的动力性思维和隔离性思维,而极度压缩直观的显现性思维,降低人的主观判断的干扰,而以观察到的事实为科学理论的检验依据,从而降低因人的主观判断的偏差而对理论造成的错误导向。而在宗教中极力的提高人的显现性思维和概念的隔离性思维,从而形成上帝的概念,进而能从上帝或神那里得到启示。宗教需要通过显现的思维来与神或上帝沟通,并通过概念性的思维来形成对神的理解。但是,由于在这个领域中动力性思维相对较弱(当然,在宗教中肯定有感觉和情感的思维,这里动力性思维是语言世界里的动力性思维),所以关于上帝的存在总是得不到实在性的证明。只能依靠信仰和体验来维系。

在哲学中,这三种思维是较为均衡的。所以,在哲学中不能仅仅依靠逻辑推理的动力性思维和概念的隔离性思维,显现性思维同样重要。所以,对于研究哲学的人来讲,这样的要求是很高的。在哲学中,一般人并不注重显现性思维。但是,显现性思维才是哲学理论建立的根源。不依靠这种思维,哲学理论将不能开展。因为,哲学是研究一般科学之上的形而上学,它的问题的来源都是一般科学的开端,而这样的开端是其本身不能解释的直观的公理,而这些直观的公理往往并不属于那个具体科学的范畴。比方说,在形式逻辑中,形式逻辑本身并不能推导出形式逻辑的三个基本的规律(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这三个规律就应该属于哲学研究的对象。哲学主要就是处理这样的由直观而组成的问题。显现性思维不仅是哲学理论建立的根源,也是科学理论建立的根源。科学理论的建立,也需要我们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进行直观的理解。只是,科学理论中要最少的使用显现性思维,最可靠的使用显现性思维。而哲学中的显现性思维则是普遍的多。哲学理论研究的对象是更为抽象和普遍的,哲学目标就是要对这样的对象有最为清晰和彻底的理解,因此,哲学理论对显现性思维的依赖程度更高。

根据以上对于科学、哲学和宗教三个领域中的思维所作的分析,其实就是确立科学、哲学和宗教之间的关系。在无形式三位一体的理论下,就是因为这三种思维在不同领域中的偏重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学科领域。虽然,这三个领域差别很大,但是,它们三者是相互补充、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不可否认它们之间有冲突,例如,科学的理性分析与宗教的信仰往往难以兼容。但这种冲突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没有联系,相反,正是这种冲突,促使我们不断思考和反思,从而不断地完善我们的认识)。在它们各自的领域内所偏重的不同思维,就决定了其研究的对象的不同偏向。每个领域所研究的对象都是这个世界上的需要人类来研究的事物。也就是说,只依靠其中的单个领域是不可能对这个世界有全面的认识的。通过对这三种领域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人类历史的发展印证了这一点,当我们的信仰时间长了,我们的显现性思维就得到了加强和训练,人们就想要通过推理的哲学来思考这个世界,同时显现性思维的加强也有利于哲学问题的思考。当我们哲学的推理、概念的思维时间长了,人们就想要用科学的方法在世界中证实客观实在性。同时推理、概念思维的加强也有利于科学的思维。当我们在科学中的客观思维时间长了,就需要思考这个世界的意义、价值、本源之类的非科学的事物,从而需要转向哲学或者宗教进行直观的理解。

这种循环过程证明了这些领域的相互联系和互补性。每个领域都强调不同类型的思维,有助于我们对世界的整体理解:

(1) 宗教培养我们的直觉和精神理解。

(2) 哲学磨练了我们抽象推理和质疑基本假设的能力。

(3) 科学为实证验证和理解物理世界提供了方法。

当我们经过这些领域时,我们的思维会变得丰富,我们的理解会加深。信仰、哲学探究和科学探究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一直是人类智力和文化发展的驱动力。

在前面的内容中引导出了三个无形式作用的特点:隔离有独立和区分的特点;动力有变化和产生的特点;显现有直观和同一的特点。现在来用无形式一体转化来解释一下。

1)从动力的角度看隔离就是独立,从显现的角度看隔离就是具有可区分性,当然从隔离角度看隔离亦然是隔离。从隔离的角度看,隔离既是独立的,也是可区分的。对于一个事物来讲,独立就意味着其它事物的变化不会影响到它,它的变化也不会受到其它事物的影响,也就是它和它的变化被隔离了。 独立性,即不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这就是从动力角度看隔离所具有的独立性。

一个独立的事物要想有区分性(或者区分出一个独立的事物)需要对其隔离;一个独立的事物要想有隔离性(或者隔离出一个独立的事物)需要对其区分;区分出一个隔离的事物(或者隔离出一个可区分的事物)需要独立。这样的话,就可以看出隔离,区分和独立构成了无形式一体转化。这就说明了独立和区分作为隔离的特点是合理的,因为它们互相依赖,不可分割。于是可以这样说,这三个概念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共同构成了“隔离”的完整概念。这样我们就发明了一种无形式作用的定义模式。这种定义模式当然不是循环定义。因为它是建立在无形式一体转化基础上的,你无法摆脱其中一个而述说其它的两个。这是运用无形式一体转化的描述方法从这个概念外部理解此概念。我们把这种对概念的定义模式叫做“无形式外部定义”。

2)从隔离的角度看动力就是产生。从显现的角度看动力就是具有变化,意思是变化是动力的显现(海德格尔在《物的追问》中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变化是力的在场方式[1]。),当然从动力角度看动力亦然是动力。

一个事物要产生变化(或者一个事物变化的产生)就需要有动力;要想让一个事物的产生表现出动力(或者通过动力要产生一个事物)就需要有变化;在变化中产生了一个事物(或者产生一个事物而发生了变化)一定是有动力在推动。这样的话,就可以看出动力,变化和产生可以无形式一体转化。这就说明了变化和产生作为动力的特点是合理的,因为它们相互依赖、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了“动力”的完整概念。

3)从动力的角度看显现就是直观。从隔离的角度看显现就是同一,当然从显现角度看显现亦然是显现。从显现的角度看隔离,隔离性应该是最弱的,最简单的。这种显现性的隔离就是自身和自身的的区分隔离,是无差别的隔离,也就是自身与自身的同一。直观出同一就是直观出事物的自身,就是指事物和其自身是同一的。直观就是直接显现出来,而无需体现背后的原因和根据。显现可以将隔离“简化”为同一,将动力“简化”为直观。只有这种简化才能做到无需体现背后的原因和根据而直观显现出来。显现作用就像一个过滤器,它将隔离和动力的复杂性过滤掉,只留下最本质的信息,使我们能够以一种简单、直接的方式感知和理解世界。这也是为什么显现作用在认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体现了前面说的“从显现角度直接看形式就是本质”,因为无形式显现的就是形式。

直观出事物同一的自身(或者事物同一的自身要直观出来)就需要显现;要直观出一个同一性的事物自身才能显现(或者显现出一个同一性的事物自身才能直观);显现出事物同一性的自身(或者事物同一性的自身要显现出来)需要直观。这样的话,就可以看出显现,直观和同一可以无形式一体转化。这就说明了直观和同一作为显现的特点是合理的,因为它们相互依赖、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了“显现”的完整概念。

这里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显现的隔离特点是事物自身与自身的同一性呢?为什么不是无形式内在的同一性呢?无形式是没有任何区分性的,因此它才有这种内在的同一性,也因此它的这种内在的同一性是不能显现的。因为没有任何的区分性,要想显现这种内在的同一性必须要有隔离。因此说自身与自身的同一性是无形式内在的同一性的显现。这既体现了无形式的内在的同一性(因为是自身与自身的同一性),又具有了区分性(因为“自身”已经是一个隔离的概念)。这就是无形式内在同一性和自身与自身的同一性的关系。这同时也说明了自身与自身的同一性作为显现的隔离特点是合理的。

在康德的哲学中,从杂多的材料中直观出一个统一的对象,这种统一就是统一出同一性来。具有了同一性的那种对象才会显现出来。同一性这种作为显现中的隔离的特点,使得我们能显现出具有独立区分的同一个对象。而直观使得我们在显现中能产生出独立的对象。直观就是直接的显现出来,没有任何的间接性,没有任何的遮蔽而显现出来。

隔离有独立和区分的特点,这不仅说隔离,独立和区分能够无形式一体转化,而且也说明它们是无形式三位一体的。它们共同不可分割的组合在了一起。同样,动力,变化和产生也是无形式三位一体的。同样,显现,直观和同一也是无形式三位一体的。注意,前面讲过知识,直观和思维之间也是无形式一体化转化。这个直观偏向于直观出内容。“直观”处在不同的环境下,其意义也稍有不同。

参考文献

[1]Heidegger. 物的追问, translated by 赵卫国,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p. 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