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English 汉语

无形式作用论

与AI的对话 ORCID iD icon https://orcid.org/0009-0005-4318-2670
上一节下一节

二维论:形式和无形式

作者:孙洪波2023/05/01

如果一个理论能够解释意识,那么它必须同时能够解释物质、时间、空间、艺术、人的情感感受(如美、痛、颜色等等)、逻辑、科学、社会道德等等。也就是说这套意识理论要能把这个世界统一起来,因为人的意识能反映这些事物,所以,仅仅只能解释意识本身还不行,必须同时能解释意识所反映的这些事物,才能解释意识为什么能反映这些东西。这样的一套统一的理论,也就是事物背后的规律,一定是哲学的形而上学的。也就是说,要在意识这个概念之上的更高的维度上才能解释意识,不超越意识无法解释意识。那么,如何建立这样一套能把这个世界统一起来的理论呢?

我们重新再来考察一下亚里士多德的相对二元论。他的二元论和笛卡尔的有些不同,笛卡尔的二元论是把两种元绝对的分开,是实际的分开。而亚里士多德的二元论是逻辑的把形式和质料分开,而实际上它们是混合在一起的。如果把相对的形式和质料两个概念去掉,保留纯形式和纯质料两个概念,把纯形式和纯质料看成像平面几何中的x轴和y轴一样,就变成二维论了。那么任何事物就可以用纯形式和纯质料来解释了,任何事物都是他们的结合,包括属性。把形式和质料换成纯形式和纯质料,那么纯形式和纯质料就是不相关的了,这样就是用一种更简单和更清晰的方式来表达亚里士多德的二元论,把纯形式和纯质料看成两个独立的维度,而不是两个相互依赖的原则,这样就避免了形式和质料可以相互转化的相对性,也保留了任何事物都是由纯形式和纯质料相结合的这种特点。于是我们可以用形式来刻画实体性,只要一个事物有形式,那么,其就有实体性,包括属性这样的事物。这样就可以避免他的理论的缺点了,同时也避免了绝对二元论把世界分成两个绝对不同的两方面而带来的困扰,因为二维论并没有把世界分成两个绝对不同的两方面,而是从世界中找出两个不同的维度,所以避免了绝对二元论的困扰。

但是,亚里士多德没有弄清楚纯质料是什么?如果去掉形式和质料可以相互转化的相对性,那么他的理论也就无法展开和发展了。如果把纯质料叫作无形式,纯形式叫作形式,那么就变成我创造的无形式作用论了,无形式作用论就是由无形式和形式这两个维度组成的二维论。无形式有三种作用:动力、隔离和显现,无形式和不同的形式结合就会产生这三种作用。有了这三种作用,事物就会有变化,能够呈现出来,能够成为单个的个体。有变化就会需要动力作用,能呈现就是显现出来,能成为单个的个体就是隔离成个体。确实如果一个事物没有形式,那么对它进行研究确实是个困难,这也是从古希腊以来,人们基本上只研究形式而不研究无形式的原因。既然是无形式,都没有办法用语言表达,怎么去研究呢?但是,我们没有办法表达无形式,并不是说没有办法对其进行研究。无形式并非不存在,一个事物没有形式并不能说不存在,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无形式(也就是纯质料)是不存在的,其实他的表达只是说无形式不能单独存在,并没否认无形式的存在,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于是,我们不管无形式能不能单独存在,我们只要找到无形式产生的作用,同样可以研究无形式。这样就解决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在“没有形式和质料可以相互转化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利用无形式作用论来研究这个世界的问题。两千多年了,人们对形式的研究已经太久了,对无形式的冷落太久了,是时候打开研究无形式的大门了。

为什么要找出两个不同的维度来刻画世界?这就像平面几何的x轴和y轴一样,根据数学上线性空间的原理,需要找出一个线性空间的几个元素,线性空间任何一个元素都能被这几个元素所线性表示,并且这几个元素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不能被这几个元素中的其它的几个元素所线性表示,也就是说这几个元素之间不具有线性相关性,那么这几个元素就是这个线性空间的基元素,也就是这个空间的维度。对于平面几何的基元素来讲就是x轴和y轴两个元素。直观的讲,就是x轴和y轴没有关联性,这样平面空间的任何一个点都能用x坐标和y坐标来进行表示。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在这个世界上找出两个不相关的维度来的原因。无形式没有任何的形式,怎么表示形式呢?同样形式里面找不到任何无形式的事物,找到的全是形式,也就是它们没有任何的相似性,所以,形式和无形式只能相互结合而不能相互表示。而不像意识和物理世界那样,意识能反映物理世界的规律和形式,比如,我们看到一个杯子,而杯子的形状就会在我们的意识之中产生,这就是强相关性;人在意识里也能创造出一些形式,按照这样的形式来改造物理世界。因为,意识和物理世界具有一定的相同的形式,这样看的话,把世界分成物质和意识是不对的。用意识里的形式能反映物理世界的规律,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太强了,所以是一个不合理的分法。而形式和无形式是完全符合作为这个世界的维度的条件的,它们是最基本的,并且,它们确实是不相关的,这样所有的事物都是由无形式和形式组成的。

为什么无形式作用论要有两个维度呢?为什么不是一个维度呢?或者为什么不是大于两个维度的理论呢?一个维度肯定是不行的,任何想从一个概念开始发展哲学都是不可能的,一个概念怎么可能发展出一个跟它不同的概念呢?比方说,黑格尔的辩证哲学,按照他的说法,他的辩证哲学是从“sein”(英文的意思是being)这样一个概念开始,但是,他又分析出来一个“nichts”(英文的意思是nothingness)概念,他说being里蕴含着nothingness,我认为只能解释成它们是相伴而存在的,从being里怎么也不可能分析出一个不同的nothingness概念来,我们只能说being是being。

对于大于两个维度的理论,我不否认它的存在性,或许有这样的理论,但是,首先我们要把二维的无形式作用论做好再说,无形式作用论将会是一个很复杂的理论,不要说多于两个维度的理论了。所以,我们先把最简单的事情做好。

那么怎么定义形式和无形式呢?无法直接定义形式和无形式,因为,如果能定义的话本身就有问题,如果用A定义了它们,那么就需要定义A,然后,就用B定义A,这样就会无穷后退下去,但是,对于人类来讲除了逻辑推理之外还有直观显现,对于形式我们可以直观出来,比方说,物体的结构,速度的快慢等等。直观显现其实就是无形式作用论的显现作用,而我们给事物下定义就是形成概念,概念就是形成的单个的事物,就是无形式作用论的隔离作用,而我们实际去做事情,实践就是动力作用。任何一种方法都不能完全解释这个世界,必须要用这三种无形式作用联合解释才行。我们直观显现出了形式,那么,我们就可以推理出“不含有任何形式的事物就是无形式”,这个推理不就是动力作用吗?最后我们把事物隔离成了没有任何形式的事物(就是无形式),这就是隔离作用。所以,要认识一个事物必须要用三种无形式作用联合解释才行。无形式作用论的一种方法就是把显现、动力和隔离三种无形式作用联系起来。

那么无形式是真实存在的吗?直观之后,再反思,就会知道有无形式作用这种事物了,当我们看到一个单个的事物时,我们就有必要反思,肯定存在一种作用,使得单个的事物的出现成为可能,这就是隔离作用;当我们看到事物在变化时,我们就有必要反思,肯定存在一种作用使得事物会产生变化,这就是动力作用;当我们的意识中呈现有事物的画面时,我们就有必要反思,肯定存在一种作用使得事物能显现出来,这就是显现作用。这个推理过程同样是三种无形式作用联合来解释的,直观是显现,反思是动力,最后隔离出一种作用。

也许并不存在单独存在的无形式或形式,我们知道的是它们是混合在一起的。如果一个事物X出现了,必然会有动力使其产生,而动力需要动力吗?因为如果是这样,那么动力a需要动力b,动力b又需要动力c,这样会无穷后退,所以,动力本身是不需要动力的,动力只是使形式产生变化,不会改变形式;同样,这个事物X出现了,必然要能够跟其它的事物区分开,才能称其为一个事物,这种区分就是隔离作用,隔离作用同样也是隔离形式的,其本身并不需要其它的事物来隔离;同样,这个事物X出现了,它必然是能够显现,否则我们无法探测其存在,这样和不存在又有什么区别呢?显现作用同样也是显现形式,其本身并不需要其它的事物来显现。综上所述,无形式是自身就是自身的原因,无需其它的事物是其原因。如果无形式有原因的话,那么其原因必然是它的一种形式,也就是如果某事物造成了无形式,那么此事物就成了无形式的原因形式。就像,母亲对儿子来讲就是儿子产生的原因,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儿子有母亲”这是一种形式, 那么儿子就不能是无形式了。所以,如果无形式有原因的话,那么无形式就会有一种形式,这就和无形式的定义是相矛盾的。

无形式不是无,它能产生一些功能或作用,无形式不能等同于无,无形式只是没有形式,但是并不能说其不存在,无形式和不存在应该不是一个概念。无形式能起作用也不能等同于它是形式的,这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无形式是一种存在,但不是一种直接可感知或可认识的存在,它只是起到了一种推动促成形式的存在的作用,但是它本身并不具有形式,也不需要形式来表现它。无法被感知的事物,就是感知其它事物的东西,它去感知其它的事物,而本身不会被感知;无法被推动的事物,就是推动其它事物的东西,它去推动其它的事物,而本身不会被推动;无法被隔离的事物,就是隔离其它事物的东西,它去隔离其它的事物,而本身不会被隔离;只有无形式的东西才能对所有的有形式的东西起作用,无形式的东西起的作用才是无形式的作用,它只是对形式起无形式的作用,但不干扰形式之间的关系。

在形式和无形式这个二维论的框架下,就能够穿透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或者意识世界和物理世界),把它们统一起来。从而解决它们表面上的对立,实质是能够用同一个理论统一起来的。从而能够清晰而合理的解释意识、精神和物质,这样就能看到在本质上的一个统一体。

有没有发现解释无形式作用论本身,其实就是使用了无形式作用论。

为什么会有三种无形式作用呢?会不会还有其它的无形式作用呢?这是下一个章节要讨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