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English 汉语

无形式作用论

与AI的对话 ORCID iD icon https://orcid.org/0009-0005-4318-2670
上一节下一节

无形式的三个作用:显现、隔离和动力

作者:孙洪波2023/10/23

前文已经提到了无形式的三种作用:隔离、动力和显现,也初步的展现了一下如何使用它们。但是,为什么会有三种无形式作用,还有更多的无形式作用吗?这个问题首先要从人的身上找答案。作为人来讲人就具有三种能力,当看到一个物体,意识中会隔离出这样一个单个的物体,并且会隔离成一个单个的概念:这个物体是什么(动物应该没有隔离成概念的能力);当看到一个物体时我们人类的意识会显现这个物体的结构、这个物体所展现的颜色等等,这是我们大脑意识的显现的能力;我们有想象力、有思考力,有意志力,有激情,有感动,有想把计划实现的动力,这些都是动力。按照我在各个方面的观察,我的结论是我们人类也就有这三种基本的能力,其它的能力最终可以归结为这三种基本的能力中的一种能力,或者可以归结为这三种基本能力的组合,或者可以归结为其中的两种基本能力的组合。我们人类所具有的这三种能力,也就对应着我们人类所具有的三种作用:隔离、动力和显现。因为人有这三种作用才会有这三种能力。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还有其它的无形式作用,而我们人类不具有这样的能力的话,那么,我们人类是无法知道这种作用是什么的。因为,比方说,一个色盲的人的眼里只有黑白的颜色,就算你告诉他这个世界上还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对他来说都是没有用的,他是不可能感知到的。也就是说,我们人类只能以自己的能力来了解世界,超出这样的界限对于我们人类来说都是“无知的”。除非,我们能通过其它的智慧生命来间接的知道是否还有除这三种作用之外的其它作用,条件是这样的智慧生命有这种我们人类所不具有的能力。但也只是仅仅知道有这三种作用之外的其它作用。因为,这种非人类所不能理解的作用,也只能转化为我们人类所能理解的这三种能力来理解它。

我们人类的所具有的这三种能力,也就限制了我们能从这个世界上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获取信息的种类。我们在和宏观世界进行交互的时候,我们只能获得相对应的这三类信息:隔离的信息(如事物的变化过程、事物的结构、事物的种类)、动力的信息(如变化、速度、能量)和显现的信息(如颜色、味道、感觉)。于是我们也就知道了宏观世界也对应着这三种作用。作为人类只能先从自身出发来观察分析宏观世界,也就是先从直观显现出发来获得外界的信息,这是第一步。以此为出发点建立起无形式作用论的理论体系。为什么人类有三种无形式作用,我们就会认为宏观世界也有这三种作用呢?这个问题关系到认识论和本体论,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的意识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这个问题不可能用一个严格的形式逻辑的推理来获得确切的解释,因为,我们是在认识世界,这种认识不能代替我们所认识的客观世界(为什么我们的认识不能代替客观世界?我们对意识世界的认识能代替意识世界吗?这些问题以后再探讨)。但是我们可以用无形式作用论所建立的逻辑规律来解释(这个问题在探讨三种无形式的关系的时候还会再深入的探讨)。这个问题的一部分答案就是我们假设这个世界不管是意识世界里的事物还是宏观世界里的事物都是形式和无形式的结合。也就是认为这两个世界在形式和无形式作为二维论的框架下是统一的,同样也就认为在这个两个世界中形式和无形式的结合会产生同样的作用。这同时也说明了这三个无形式作用是最基本的作用,最高级别的作用,因为它们是最基本的形式和无形式这两个维度结合产生的,并非是无形式单独产生的。并不是说无形式具有这三种作用,而是无形式和不同的形式结合产生了这三种不同的作用。但是,我们在追问最终原因时最后会追问到无形式,无形式自己是自己的原因了,再也没有原因了,所以,从因果角度讲,我们可以说三种无形式作用是由无形式对形式产生的(从因果角度看问题其实是从动力角度看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结论会有不同。这个问题以后的章节还要讲)。无形式是没有原因的,这是尽头,是终点。我们无法直接研究无形式,但可以研究无形式作用,无形式是通过和形式结合表现出来作用的。其它的作用都可以归结为这三种无形式作用或者三种无形式作用的组合。那么,这三个无形式作用属于形式还是无形式呢?(这个问题后面会探讨)

(但是,从另一方面讲,有这三种无形式作用已经简洁而完美了,为什么还要有其它的作用呢?!)

从上面可以看出,人类认识事物的起点是直观显现,从直观显现到形成一套理论(其实就是形成一些相关联的、合理的概念),这中间是不连续的,需要什么呢?那就是信仰,就是我们通过假设来相信什么,这就是一种意志力。这种思路在数学和科学上都是这样的,欧几里得几何就是这样的(注:就是规定一些不证自明的公理、公设,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其它的定理和结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是这样的(相对论是建立在两条基本的假设的基础上的:1,光速不变原理,2,等效性原理)。所以信仰是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其实直观显现就是显现作用,信仰就是动力作用(就是观点倾向于什么),而我们的要建立的理论就是隔离的种种概念,这就是隔离作用。(注意:我们在形成无形式作用论的时候同样使用了无形式作用论本身。)。人为什么要从意识经验开始寻找规律认识世界,就是因为人是用意识来认识世界的,意识属于显现,所以人认识世界必须要从显现直观开始。没有什么理由能否定可以从非直观的方式开始来探索这个世界,也许这个宇宙中的某种智慧生物能够做到从非直观的方式开始来探索世界,也许这种智慧生物就是上帝。比方说,这种探索世界的方式就是直接创造出这个世界来,然后发展和演化,最后毁灭,好像从创造到毁灭没有任何的意义,但是这种智慧生物却认识了世界。也许我们人类本身(包括我们认识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上帝要认识的一部分。(这些问题都属于认识论的范畴,以后还要详细探讨。)

所以,什么是哲学?哲学理论的价值标准就是要看其合理性有多少,哲学是研究合理性的学问,这种合理性倾向于概念的合理性。它更关注于概念的清晰性、逻辑的一致性以及对现象的深刻理解。哲学的核心理论是不能都被科学证明的(并不是说不能被科学证伪),要不然哲学就不能称为科学之上的理论。否则的话科学就能解释意识这样的事物。哲学的价值是要看其有多大的适用性和多大的适用范围。 从一个确定的出发点进行严格的推理而建立一个严格的理论大厦都将是徒劳的,因为那只是使用了隔离作用的方式的形式逻辑而已。历史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这些哲学家用这种方式建立的哲学大厦都有不可避免的缺陷,因为其研究方式只是使用了隔离作用的方式,还有另外的两种作用是他们所忽略的:显现作用和动力作用,因此,要全面的理解这个世界,必须同时要考虑这三种作用,要联合使用这三种作用(这就是在后面的章节里要阐述的。这里只是先做一个预告)。哲学这种以合理性为标准的学科和科学有着明显的区别,科学结论必须要以实证为标准,需要在现实当中给予证实。而哲学则是要看能给予多少合理性。

要想知道无形式作用论是不是一个合理的理论以及能给予多少合理性,就需要在用无形式作用论解释这个世界的过程中不断的展现它自己。不断的展现自己就是显现作用,动力就是我们要认识这个世界的决心和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这其实也是联合运用三个无形式作用来解释无形式作用论本身(无形式作用论本身在一开始直观出来几个基本概念就是隔离作用)。对于一个理论在解释这个世界的过程中不断的展现它自己(大部分哲学理论实质上也是这样做的),这样一种思维模式其实就是人类的自然的思维模式。一个理论有多少价值和意义,最终要看其被展现后有多少的合理性,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合理的解释这个世界和发现新的世界。如果这个世界的创造、发展演化和毁灭是上帝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那么上帝也是使用了不断展现的方式。按照黑格尔的说法就是上帝要把自己设计的蓝图实现出来,而成为现实。

下面就来看看我是如何发现这三种无形式作用的。虽然亚里士多德发现了形式,并且有效的使用了形式,但是并没有找到什么是无形式。如果按照他的方式是找不到无形式的。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形而上学》一书中考察了“实体”(ousia)的概念,他指出一个特定事物的实体是来自于形式和质料两者的结合。实体的“质料”是来自于构成它的材质,例如构成房屋的质料便是砖块、石头、木材等等,或者任何可能用于建构房屋的材料。而“形式”指的则是一栋房屋(或者这栋房屋的蓝图),组成这栋房屋的成分是属于“质料”的部分,而这栋房屋则是属于“形式”的部分。

亚里士多德的质料和形式是相对的,作为房子的质料的砖块也可以是形式,这样组成砖块的泥土则变成砖块的质料了。不过,他还有纯形式和纯质料的概念。纯形式是指没有质料的形式,纯质料是没有形式的质料。纯质料就是无形式,但是他认为无形式是找不到的。那么,无形式是存在的吗?

设想一个将要用大理石雕刻维纳斯雕像的雕刻家,他或她永远也不能找到没有某种形式的大理石。它将总是这一块大理石或那一块大理石,一块方形的或者不规则的大理石。而他或她将总是在形式和质料已经结合在一起的一块大理石上工作。[1]

存在是一回事,能不能单独存在是另外一回事。他的这种方式肯定是找不到无形式的,这样就需要用其它方式发现无形式。虽然我们人类有三种能力:隔离、动力和显现,但是寻找这三种无形式作用却不是通过分析人的这三种能力而获得的,因为人超越自我太难了(人的意识里有各种各样的感受和功能,从这些纷繁复杂的事物里分辨出某些最基本的事物是很难的)。还是那句话,当我们打着手电筒观察事物的时候,却观察不到光。还好,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帮助了我,寻找无形式作用的方法是我在电脑中受到的启发,总共发现了三种无形式作用。当然,我发现这三种无形式作用也是使用的我的这三种能力。计算机编程这样一个领域,它不是哲学领域,但是在这个领域中人们已经不自觉的使用了古希腊哲学的一些理论(也许创建编程语言的人懂得古希腊哲学,而有意使用了这些哲学理论)。举个例子,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里有类和对象的设计,类就相当于柏拉图的理念,对象就相当于对理念的分有或实现,那么,对象就是类的一个实现的实例,类就是对象的抽象。这跟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一样的。类或对象有属性、方法等,并且对象可以继承类的性质,方法等等。以上这些都说明了哲学理论在编程这个领域确实有应用。为什么电脑编程里面会使用哲学的理论呢?电脑编程跟自然科学还不一样,它处理的是人的一些相关的需求,它需要处理或模拟的是人的逻辑思维、人的需求等等,在这方面科学就无能为力了,于是就需要借助哲学这样的人类思维的最高成就。于是我们就可以展开想象力,是不是在编程语言里已经融入了一些人类还没有发现的哲学思想呢?这些哲学思想是由于高效、智能和更合理化处理编程中遇到的问题或使用编程语言解决现实问题而不得不采取了的一些思想。我想这是完全可能的。

一,无形式显现

我找到第一种无形式是受到电脑的启发。电脑有主机和显示器,显示器显示的是主机存储的结构数据,这种数据就相当于哲学上所说的形式,而显示器的作用就是显现这种数据形式。我们看到显示器对数据形式的显现只是显现,不会改变其数据,也就是说数据形式是一回事,显现是另外一回事,显现和数据形式是分离的,是不同的事物。受此启发我们就可以想象现实世界中的显现和形式也是不同的事物,并且显现是单个的事物(单个的事物不一定是独立存在的事物,独立存在的事物和单个的事物是不同的概念,单个的事物是指能够被区分出来的事物,也就是能被隔离出来的事物)。我们可以先把现实世界想象成一个大的显示器,另外还存在一个类似的电脑主机来存放形式。比方说一块石头,它就是一些形式被显现了出来,只不过这块石头是形式和显现绑定在了一起而已。也就是说,现实世界是显现和形式绑定在一起的,现实世界并不存在一个电脑主机来存放形式,现实世界也不是一个大显示器。显现本身就是单个的事物,它的作用就是显现形式。显现是一回事,显现出来的形式是另外一回事。既然显现和被显现的形式是不同的事物(虽然它们可能不能单独存在),那么显现就不可能是形式。因为,如果显现也是形式(也就是任何的形式的显现都是由其它形式显现的),那么,某一形式a需要形式b来显现,那么b作为形式需要显现吗?如果不需要,那么b是怎么显现a的呢(这样会导致我们无法理解a和b之间的关系,无法理解为什么b能显现a,于是必然要问:是什么使得b能够显现a?)?如果需要,那么b作为显现又是怎么显现出a的呢?b需不需要形式c来显现?如此问下去便是无限后退(这种类型的思维模式很有价值,其预示着会有更深刻的理论。将在后面的章节中继续发挥这种类型的思维模式)。除非,在不断的后退的追问中遇到了某个无形式的事物,它是没有形式的,这个事物就应该是无形式的显现。因此,显现就不是形式,只能是无形式,显现作为无形式不需要后退了(因为无形式往后退还是无形式,这里蕴含着无形式就是一,是没有差别的,是绝对的同一,因为无形式就是没有任何形式)。它的作用就是显现出形式,无需后退。显现作用是显现形式的,它本身不需要显现。这样考虑问题才是一个合理的通道。现实世界中物体的质量、长度、体积、硬度、变化等等都是无形式显现,凡事能表现出来的,能展现出来的都是显现。这里一定要注意:现实世界显现的是什么?是形式。这里要注意,无形式作用论的探讨是在无形式和形式的二维论的框架下进行的。没有形式的事物一定是无形式的事物。这里的推理只是在于说明“显现是无形式”这样的一个假设是合理的,是能够说的通的(是没有逻辑矛盾的)。

我们再来考察一下我们人类的意识。当下人们研究意识总是在问意识是怎么显现出来的,是什么显现出来的,回答这样的问题是没有前途的,因为,当我们问“意识是如何显现事物”的时候,实际上是在问意识的产生机制,是由什么样的神经相关物,是什么样的大脑神经状态,是怎样的神经过程而产生的(现在的理论对于意识的描述基本上是一种过程,一种状态,或者在某一过程中,某一状态下意识显现了出来)。这实际上是在问一个外部的因果关系,而这依然是一个关于形式的问题,是回答不了“什么是意识?”的。为什么不问一问显现本身是什么呢?显现的本质是什么?既然形式是一回事,形式的显现是另一回事,那么,在我们的意识里,也应该是无形式显现形式。比方说,我们看到一块石头,其实就是这块石头反射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在我们的大脑中经过一系列的转化,最终在我们的意识中显现出了关于这个物体的形状等形式。当然此物体在现实世界中也是显现的,这是此物体自身的显现。这就得出了一个结论:现实世界是显现形式,意识世界也是显现形式,它们都是对形式的显现。也就是说意识也是一种显现,和现实世界中的显现一样都是显现,只不过这两种显现有些区别而已。就像电脑计算机的显示器一样有液晶显示屏、投影仪和电视机屏幕(有的电视机屏幕是可以作为电脑显示的屏幕的)等。这样意识就不再神秘了,显现是普遍存在的,不管是在现实世界中还是在意识世界中,只不过这两种显现有些不同而已,但都是无形式显现。显现是普遍存在的,并不是说意识是普遍的,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里一定要注意:意识世界显现的是什么?同样是形式。

任何一个显现着的事物,必有其形式。现实世界是显现形式,意识世界也是显现形式,在这两个世界里都是对形式的显现。同样我们看到的颜色是人的意识里的显现,显现的是什么呢?当然是形式了,这种形式就是颜色形式,比方说,红色就是红色这样一种形式,在人的意识里就是显现出了这种红色形式。是谁显现的红色这种形式呢?我们只能说是无形式显现的。红色这种形式显然与我们通常认为的结构、蓝图、关系、空间大小等等这些形式是有着明显的区别的。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形式。一个事物的本质就是它所拥有的形式,红色这种形式就是这种颜色的本质,就像一个物体的本质包括它的空间大小、质量、结构等等形式。除了形式之外,难道我们还能找出什么更是本质的事物吗?从显现的角度讲,形式就是本质。无形式直接显现的就是其形式本质。红色这种颜色的形式是在我们的意识里出现的,是我们意识里的形式,不是客观世界里的形式,这是我们难以理解这种形式的原因。只有从一个更高的形式和无形式的维度才能够把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形式统一起来,才能对这两种形式有更好的理解。

因为,显现是无形式产生的,所以,它的前面不能有具体事物的主语了。不能说我们的大脑显现的形式,只能说无形式显现出来了红色这种形式。如果要在其前面加具体的主语,就要不断后退,直到最后找到的是无形式显现的(就是会出现b显现a,c显现b等等)。由于显现就是无形式作用了,所以无需再后退,它自己就是自己的原因了,所以不再需要具体的主语了。像“意识显现出了颜色”这样的表达就是不严格的了,应该说,颜色在意识里显现了出来或者是无形式显现出来了颜色。显现这个无形式作用,人们通常是把它作为一般的动词来用的,也就是一个事物显现出了另外的一个事物。例如,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意思是理念显现了美,这就是不严格的表达。也就是说,人们还没有认识到“显现”这种动词的特殊性,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现在应该把观念转变过来了,从哲学角度讲显现这个动词是不可以有具体事物的主语。这个转变就让我们对这个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意识是一个显现的世界,并且意识是一个显现为主的世界,而我们所说的外界的宏观世界是一个隔离的世界,是一个隔离为主的世界。这就是意识世界和宏观世界的本质区别。这两个世界的区别,导致我们不能用客观事物的一些规律来解释解释意识,它们有不能被对方所代替的规律和表现。这保证了它们各自所具有的独立性。但是,它们也有共同的方面,否则,我们的意识就无法认识外界客观的事物。同样,我们的意识和身体能够相互协调互动也是由于两个世界有共同的方面。否则,我们无法想象我们为什么能认识客观世界,也无法想象我们的意识和身体为什么能够协调互动。那必然会出现它们之间的不连续性,从而必然会导致二元论的产生,而二元论就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的意识世界和宏观世界必须要有连续性才能避免出现二元论。这种连续性就是它们有相同的方面。这样无形式作用论就避免了出现二元论的难题。

我们直观的对象和直观出来的内容是两回事,我们直观的内容是确切的,是确实的,不管直观的对象是否正确被我们显示了出来。比方说我们看到的红色,不管那个有颜色的事物如何的呈现给我们(也许是有某种欺骗的手段把绿色呈现给别人为绿色,而把绿色呈现给我为红色),红色就是红色,是确切的。再比方说我们看到一根放进水中一半的木棒,它呈现给我们的是弯折的,但是这个弯折就是确实的,尽管木棒实际是直的,所以直观出来的呈现就是确实的。就算有什么在欺骗我们,但是我们看到的红色就是红色,就算是欺骗我们,把其他颜色(或其他事物)呈现给我们,让我们感觉是红色的,但红色就是存在在我的感觉中了,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就像红色一样,有些事物在我们的世界中是可以直接确定的,是无法否定的,这是由显现直接呈现出来的,这是最确定的事实。也就是说无形式显现的形式是确定的。这是显现的形式所具有的确定性。显然,上面所说的不确定性的产生是和无形式显现作用没有关系的,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不确定性不是显现作用本身产生的,是显现作用和客观世界交互的相互关系中产生的。也就是说,直观的产生具有不确定性,但是,直观的内容是确定的。就像宏观世界一样,宏观世界的一个物体它本身就是确定的,只不过其产生会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它的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很多能产生它的原因中的一个。显现出的事物就是确定的,即便是一个变化的事物,那个变化也是确定的,因为,这种变化本身就是无形式显现的。可以看出,在变化万千的世界中,人是能够通过直观显现来把握一些确定性的。像这种能够通过直观直觉出来的内容,都是可以直接追溯到无形式作用的,都是确定的。好像不确定性是和动力有关,是的,这就是动力的特点(这个问题以后再讨论)。

而黑格尔认为感性要想达到确定性,就必然会变成一个最抽象的共相或概念:“这”。但是这个概念是如何得到的呢?通过语言、语词。没有用语言把“这一个”说出来,光是这里看那里看、这里指那里指,还是没有确定性,只有“这一个”这个语词才是第一个确定性。[2]黑格尔的意思是要从感性的确定性转化成语言的确定性。从无形式作用论的角度讲,其实语言概念就是隔离,这种语言概念的确定性就是隔离的确定性,这两种确定性是不同的确定性,是不能相互代替的。但是可以相互转化。

其实,像疼痛、痛苦、快乐、味道、美和丑等等这些都是显现出的形式,都是在意识里显现出来的。像体积、形状、质量、物体的不可入性等等,都是宏观世界的显现。不管是在宏观世界里显现出来的,还是意识里显现出来的都是形式,凡是显现出来的都是形式,这是从显现角度看形式。这样我们就从显现角度把宏观世界和意识世界统一了起来,这样的统一性使得从物质到意识,从意识到物质是连续的,不会有中间的断层,不能使得对方都是突然出现,否则就会变成二元论,从而导致需要神秘的第三方来解释它们是如何关联的。而且宏观世界和意识世界都有显现,显现是这个世界的最基本作用之一,从而使得对意识的认识在人类的历史上产生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突破。当然这只是初步对意识的认识,后边还有对意识更深入的讨探,例如为什么宏观世界没有意识?意识里的显现和宏观世界的显现还有什么更本质的区别?等等。

通常人们认为,像颜色之类的事物是依赖某个物体而存在的性质,这只是从宏观世界的隔离的事物的角度来讲的。比方说,一朵花是红色的。但是,从意识世界的显现角度来看,红色的存在就不是某种事物性质的存在,而是作为一种独立而确定的事物的存在。这种存在就是意识世界的显现作用的存在。而宏观世界的事物的存在是隔离作用的存在。这种隔离作用存在和显现作用的存在是不一样的,是两种不同的存在。

我们知道我们的意识有一个特点就是直观,其实就是显现直观,直观是显现的特点之一。那么,在宏观世界中有没有直观呢?是的,既然宏观世界里有显现,那么宏观世界中一定是有直观的。只不过我们的意识并不能直接认识到宏观世界的直观,因为,我们意识里的直观是在我们意识里直接显现出来的,而宏观世界则需要我们进行思考才会认识到那种直观(也许这是上帝的直观或者是宇宙的直观),宏观世界的直观不是我们能直接把握的直观。但是,这种直观确实是存在的,比如一张桌子,它的结构外形之所以成为其结构外形,就是因为其具有可直观性,是被直观出来的。但是有些显现则不是直观,比方说,我们用手去碰一块石头,这块石头就会有一种阻碍使得我的手无法进入它的内部,这种显现就不是直观,因为它是被间接显现的。这种宏观的直观绝不是我们意识里的思维的直观,但是,和意识里的直观还是有关系的。直观就是一种直接产生(直接显现),是从动力角度来刻画显现的,是显现的一个特点。也就说,我们可以从动力的角度来看显现,当然也可以从隔离的角度来看显现(这是后面要讲到的)。这是用无形式的动力作用和隔离作用来解释其显现作用。

在哲学的一些领域也有提及显现,但是并没有把显现自觉作为单个的事物来研究,只是说某事物显现了某些“东西”。人们没有认识到显现是单个的事物,更没有认识到显现是一种无形式,更确切的说是没有认识到显现是不同于形式的事物,没有把显现提高到和形式一样重要的级别上来,而只是认为显现只不过是显现事物的本质而已,那个本质才是最重要的(按照现象学的观点,本质就是事物向我们显现出来的有关它是什么的方面[3])。这是人们在探索意识的道路上没有得到突破的根本原因,因为,如果没有认识到这两点,人们只能用形式的方式研究意识,而意识本身不是形式的事物,所以,即便是再细致的探索也不可能获得对意识的本质性的认识。

例如,黑格尔已经有了表现的概念,他说现象是对本质的表现,但他没有把这个表现上升为无形式。黑格尔辩证法哲学已经有了显现作用,就是上帝要按照辩证法的蓝图创造出现实世界来,其实就是显现出这个蓝图,这就是显现作用,只不过是黑格尔还没有把它自觉出来。

在现象学领域,哲学家们已经认识到了显现的作用,并通过显现所起的作用来探索哲学。但是,在现象学里人们研究的都是对象、性质和形式之类的事物,同样也没有认识到显现是无形式作用。尤其是胡塞尔的显现学,他研究的是意识显现出来的属性、对象之类的事物,并没有认识到显现本身的作用及其重要性。也没有认识到显现是一种无形式作用。这也是现象学的发展最终会迷失的原因,现象学的发展怎么也找不到如何从意识的现象的确定性走向客观事物的确定性(也就是人的意识如何才能确定客观事物的存在)。尽管像海德格尔直接走向了客观事物的存在,但其实是忽略了意识如何确定客观事物的存在这个问题,因此,并没有真正解决这个问题。不过,海德格尔和萨特的哲学告诉我们,客观世界同意识世界一样都有显现。黑格尔的辩证哲学也是在隐隐约约的告诉我们这个结论。但是,至今还没有人能明确的提出显现是一种作用这样一个结论。当然,最重要的是还没有人认识到显现是无形式的,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海德格尔主张,认识论不能脱离存在论(本体论),只有从此在的在世的结构出发才能阐明存在的意义和事物的本质。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采取存在论(本体论)优先的路线:存在本身表现为显现(注:海德格尔所说的显现是指存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存在在世界中显露出来的方式,并非我说的这种无形式显现,这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也就是说,海德格尔并没有认识到显现是一种无形式)和所显现,这也就是说,现象的本源是存在,存在优先于主体的意识现象。萨特赞同海德格尔对存在与现象关系的看法,但认为这里依然有一些困难问题留待解决。萨特肯定,一个对象的存在是其一系列的显现,在其所显现的现象背后不存在任何隐秘的实体。但是,萨特又认识到,存在物一方面自身显现,另一方面又相对于每一个认识存在物的人显现。就存在物自身显现而言,它是全面和无限的;就存在物相对于人显现而言,它总是相对于某一视角的侧显,并且总是有限的。[4]

现象学里的现象就是存在物的自身的显现,海德格尔把现象定义为“就其自身显现自身”。萨特首先确认,现象并非是存在物的真实本性的表皮,在现象背后并没有所谓真实存在的实体。用萨特自己所举的例子来说,“力”不是掩盖在它的各种效应(加速度、偏差数等)背后的未知的形而上学的实体,而是这些效应总体;同样,电流也没有隐秘的背后:它无非是显露它的许多物理-化学作用(电解、碳丝的白炽化、电流计指针的移动等)的总体。这表明,在一系列的现象背后没有任何隐秘的实体。“现在可以说,‘现象理论’的第一个结论就是,显现并不像康德的现象返回到本体那样返回到存在。因为在显现背后什么也没有,它只表明它自身(和整个显现系列),它只能被它自己的存在,而不能被别的存在所支持,它不可能成为一层将‘主体存在’和‘绝对存在’隔开了的虚无薄膜。”[5]

可以看出,在萨特的现象学里,所谓现象就是显现事物本身,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的事物了。这里就忽略掉了“显现”本身,如果没有显现怎么可能显现出事物呢?也就是怎么可能有现象呢?按照现象学的理论,现象就应该是显现的事物的本质,事物是显现的。这虽然从现象的角度看到了显现的作用,也就是显现了事物的本质。但是,现象学亦然是从形式的角度考虑问题。那个本质就是事物的本身的规定性,其实就是形式。也就是说,现象学依旧是在以形式为研究方向。现象学其实就是把原来的对事物的形式的研究,变成了对显现着的形式的研究。并没有认识到,显现是无形式、显现所起到的作用是一种无形式作用。这样的话,现象学亦然陷入到对形式的研究中去了。现象学企图用这样的现象和存在的同一性来避免现象和存在的二元论,必然也是失败的。因为,现象学家们没有注意到显现本身是不同于显现的事物的。如果注意到了,现象学家们就会认为又出现二元论了,这是他们所不愿意看到的。因为,现象学家们发展现象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避免二元论。(“错误的二元论”和“二维论:形式和无形式”这两个章节中已经阐述了二元论的困境和二维论的合理性)

二,无形式隔离

设想这样一个问题:这个世界上有单个的事物,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单个的事物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这个世界上必须要有一种作用能够使得在这个世界上产生单个的事物成为可能,单个的事物才会产生。如果没有这种可能性,怎么能产生单个的事物呢?我把这种作用叫做“隔离作用”。发现这个无形式作用是我在电脑编程中受到的启发。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中有一个“隔离”术语,意思是对于一个计算机程序的不同的功能块之间要有一定的功能独立性,如果要更改其中一个功能块的代码,其它功能块要不受这个被改动的功能块所改动的影响(当然,这是理想情况,实际上能够做到的是要最大可能的不受影响),从而使得一个功能系统易于维护、修改和扩展其功能。否则,如果改动一个功能块会影响其它的功能块的话,这样受影响的功能块也会跟着进行修改,从而使得维护这个程序系统需要更大的工作量,并且还会容易出错。甚至对于一个庞大的程序系统而言对其进行维护会变成一个不可能事情。那就是改变一个地方,会牵涉到其它的每个地方。其实,面向对象的编程的对象本身就是一种隔离作用,把代码和功能封装在一个对象里面,只对外提供可调用的方法、数据和功能。这样的对象就是编程语言本身所预先提供的,否则,我们就无法建立对象。在编程语言中的这种隔离作用就可以使得我们想象世界的万事万物之所以能够成为单个的事物,就是因为有一种作用叫隔离作用使得其能够成为单个的事物。就像面向对象的编程的对象一样,对象是编程语言预先提供的。这种隔离作用同样使得个体能够有一定的独立性,使得其在一定的程度上,一定的范围内不会影响其它的个体事物。否则,这个世界任何一个事物的改变都会影响到其它所有的事物,都会使得其它的事物随之而改变。这是不可想象的,也不是事实。

对于在电脑编程中起到的隔离作用,不需要多余的专门的代码,只是改变了编码的方式而已,但是对于一个程序系统的各个功能块之间而言确实起到了隔离的作用,相对于编程代码,隔离作用就是一种无形式的作用。于是,我们就可以想象,现实世界的隔离作用相对于个体事物也应该是一种无形式作用。在现实世界中,如果隔离是一种形式的话,那么,又是什么把隔离和个体事物隔离开呢?于是就会像无形式显现中所讨论的那样无限后退下去。如果要想避免无限后退,那么隔离只能是无形式,隔离作用只能是无形式作用。也就是说隔离作用是无形式产生的作用,它是隔离形式的,它本身不需要隔离。注意,无形式隔离的是什么?是形式。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形式叫做实体。也就是说,从隔离角度讲,形式就是实体。这也是亚里士多德用实体(substance)研究事物本质的方式,这种研究方式显然是从隔离角度研究的。而在无形式显现作用中,我们把形式叫做本质。这很有意思。

对于宏观的世界来讲,其实就是一个隔离为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有各种隔离的事物,我们每天看到的事物都是这种隔离的事物。例如:房子、书本、瓶子、花、树木、小鸟、蜜蜂、云彩、水滴、江河、鱼、太阳、阳光、星星、月亮、运动、变化、生长、甚至事物的变化过程等等。每一个隔离的事物都有一定的独立性(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来,独立性是从动力角度讲的,因为独立性涉及到因变化而产生的相互影响),都可以被区分开来或者按照某种方式被区分开来(区分性是从显现角度讲的,这是要通过区分能把某事物显现出来)。不仅在宏观世界中有隔离性,在意识的显现世界中同样有隔离性,我们在意识中形成的一个个事物就是一个个隔离的事物。例如,红色、绿色等等各种不同的颜色就是不同的隔离的事物,酸甜苦辣也是不同的隔离的事物。在我们的意识中形成的对象也是隔离事物。但是,意识的显现世界里的隔离相对于显现并不强,因为,那是一个显现为主的世界。

从古希腊的哲学到现在,人们一直在无形式隔离作用中思考哲学问题。例如,每一个概念都是无形式隔离作用的产物,因为,每一个概念都是与其它的概念相区分的,并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的。只不过是人们从来没有把这种无形式作用的概念给自觉出来,甚至根本没有人认识到有这种作用。无形式隔离作用是最难让人觉察到的一种作用,好像还没有人觉察出这样一种作用,因为它给人的感觉是很不明显的,并且人们对世界上会有单个的事物的出现这样一件事情都习以为常了,并没有感到有什么特别的。我们会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个世界上会有单个的事物,是不需要论证的。每一个单个的事物都是由其它的事物产生或变化而来的,其实这样想只是从因果性的角度考虑问题,人们已经习惯了这样从因果性的角度考虑问题,从因果性考虑问题其实就是从无形式动力作用角度考虑问题。但是,还需要从无形式隔离作用角度考虑问题,从这个角度考虑问题,就会问这样的问题:这个世界上为什么会出现单个的事物。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能产生单个的事物是一回事,存在一种作用能够使得产生出这种单个的事物成为可能是另外一回事,这里的意思是这个世界上有单个的事物的存在的可能性了,才能产生单个的事物(否则,就算是有动力,也产生不出任何单个的事物来。)。否则的话,这个世界就是不能被分化的“一”,将会没有任何多样性和差别性。

莱布尼兹在他的《单子论》中已经意识到了事物的多样性产生的问题:38)可见,事物的终极理由必然蕴含在一个必然的实体之中,在这一实体中,变化之纷繁多样只是“eminenter”(“超绝”),宛如包含在源头之中。我称这种实体为上帝。39)这一实体是全部纷繁多样之充足理由,而这纷繁多样在各个方面都处于联系和关联之中,所以,只有一个上帝,这个上帝已经充足。[6]莱布尼兹只是把事物的多样性来源归为上帝,也就是上帝是事物多样性的原因,这是不能让人满意的。但是,至少莱布尼兹已经把事物多样性应该有个来源的问题明确的提了出来。他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应该是单子本身的多样性,而不是单子相互组合或者变化而成的多样性,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

人们一直在研究的理念、实体等等形而上学的问题其实都是隔离的问题,因为形而上学的问题都是概念的问题,尤其是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表现的最为明显:实体(Substance)是既不述说一个主体,也不依存于一个主体的东西。这明显就是一个隔离问题,因为“不依存于一个主体”的意思就是实体必须具有独立、不依赖于其它事物而存在的特点,这就是说实体被隔离了(这里明显有一个逻辑上的问题,就是如果一个事物被隔离成了一个不依赖于其它事物而存在的实体了,那为什么还会被我们认识到呢?这个实体如此独立的话,就应该不能被认识到才对呀,那就相当于这个实体不存在了。但是,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我们依然可以对这个实体进行述说,也就是我们可以说它是什么。这个问题用无形式作用论的观点来看就不矛盾了。注意,一个事物被隔离成了实体,并不意味着,它不能被显现。这里只是提出这个问题,到了《语言的隔离世界》这一章节中,就会有更好的认识。)。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之所以各有不同,是因为它们拥有不同的形式,形式代表了一个实体的个别性。在形而上学中他阐述了事物从“潜在性”到“现实性”的过程,事物之间的差异和多样性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形式与质料的不同结合导致的。由于亚里士多德的质料和形式的概念是相对的,他只是有效的掌握了形式的概念,而他又没有有效的掌握纯质料概念,所以,他也只能从形式角度研究一个个被隔离的事物。这样的被隔离的事物实际上被他称作“实体”,他并没有认识到这个世界上事物的多样性背后的问题(也就是单个的事物之所以能成为单个的事物的可能性的问题)。在他的理论里能做主词的,并且被其他的事物所述说的才叫实体,否则就叫属性。比如,红色就叫做属性,这是片面的,因为,对于一个物体来讲这个红色确实要依赖于此物体而存在,但是在人的意识的显现世界里却不是这样,红色却是确切存在的,并不依赖特定的物体,只要一定频率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就会产生红色。虽然没有绝对的隔离的事物(包括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实体也不是绝对隔离的事物),但是只要能跟其他的事物区分开就具有一种独立性,这就是隔离作用的概念。这种隔离作用的概念不同与亚里士多德的实体概念。这种红色也是一个隔离的事物,在意识的显现世界里,它就是一个能被区分出来的事物(这种被区分出来的事物,并不是说它一定是独立存在的,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隔离作用的显现特点的角度讲,隔离作用就是能够“被区分出来”。从隔离作用的动力特点的角度讲,隔离出的事物就是具有独立性。隔离作用是把事物隔离成具有一定的形式(如同前面显现作用中说的,显现作用就是显现出形式)。在前面已经说了,红色就是一种形式,在我们的意识里只是把它显现了出来。这完全不同于说红色是物体的属性,说红色是物体的属性是在宏观世界中说的。宏观世界就是一个隔离为主的世界,是不同于前面所说的以显现为主的意识世界的。在宏观世界中颜色是物体的属性,但在意识世界中就不是了,就是一个隔离的事物。从隔离作用的角度讲,我们可以把一个事物(当然是一个被隔离的事物)所具有的形式叫做实体。所以,在这里实体就是形式。那么,这样的话,从隔离作用的角度讲红色也可以叫做实体(注意,前面已经讲过,从显现作用的角度讲红色叫做本质)。

知性对“物”的意识可以说是对象意识,康德已经指出它是由自我意识建立起来的。[7]这个对象其实就是一个隔离的事物,对象是在我们的意识的显现世界里形成的一个隔离的事物,是意识里的对象,是思维的对象,是区别于客观的引起我们产生对象的那个事物的。不仅如此,在意识里不同的的对象之间也是一种区分,对象是我们的意识区分出来的事物,这是两种不同的隔离。

从上面的分析看,不仅我们外面的宏观的世界具有隔离作用,在意识的显现世界里也有隔离作用,如同前面讲过的在意识的显现世界里的显现作用,在宏观的世界里也有显现作用。但是,宏观世界是一个隔离为主的世界,而意识世界是一个以显现为主的世界。也就是说,如同显现作用一样,隔离作用在宏观的世界和意识的世界里是相通的,是统一的。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能用意识来认识这个宏观世界的规律的原因。这样我们就从隔离角度把宏观世界和意识世界统一了起来。当然,这两个世界的隔离既有相同的方面,也有不同的方面。

三,无形式动力

我们再来分析电脑中的动力,电脑的动力就是cpu提供的,这个动力是要驱动编程代码才能运行系统中的软件,对于编程代码来讲,这个动力是存在的,要不然如何执行每一句编程代码呢?但是,这个动力显然不是作为代码“形式”的事物,对于系统中的代码来讲这个动力是“无形”的,是不能用代码本身来描述的(比方说这样一条编程语句: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它在显示屏上显示“Hello, world”,但是当计算机执行这条语句的时候,从代码的角度讲我们看不到这个执行的动力是什么,我们只知道有个动力执行了它。),因此,相对于代码本身这个动力也只能是“无形式”。于是我们又可以展开想象,现实世界的动力对于现实世界的个体事物来讲就是无形式,它对个体事物产生无形式作用。

动力是普遍被人认识的一种事物,人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力,比方说,电力、引力、强力、弱力、影响力、作用力、推动力、吸引力、排斥力、驱动力、能力等等,这些力的特点都是能够驱动事物变化、运动或者保持某种状态。这种驱动力就是原动力(在不引起歧义的情况下就直接叫动力),那么,动力是什么?动力是如何使得事物进行变化或者运动的?从古希腊开始,人们就在寻找两种东西,第一个是世界最根本的基质是什么?第二个是推动基质变化的动力是什么?或原因是什么?在古希腊已经有了动力是无形式的萌芽,但是至今还没有人把这个观念自觉的提出来。因为,没有人能够想象一个没有任何形式的事物能够使得其它事物产生变化或运动,甚至没有人能够认为一个没有任何形式的事物是存在的。

阿那克西曼德认为:“在火、气、水、土之中任何一种都不能生成万物。除此而外的其他事物也不能,如某种介乎气与水或气与火之间的中间物。”[8]总之,任何单一的或单纯的自然物均不能成为万物的本原,只有那种超越了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原始混沌体,才是万物的本原。尽管阿那克西曼德并没有具体说明“无定形者”究竟是什么,但是他却明确地表示它不是任何一种具有固定形态的东西:因为任何单纯的和有形的东西都是有生有灭的,而作为万物本原的东西必须是不生不灭的,一切生灭变化的东西都是作为结果从中产生出来的。[9]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解释的:“它作为本原,是不生不灭的。凡是产生出来的东西都要达到一个终点,然而有终点就是有限[有定形]。所以说,无限者[无定形者]没有本原,它本身就是别的东西的本原,包罗一切,支配一切。”[10]

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所有这些特殊物质都来自原初物质,它是一个不定的或无限制的领域。从而,一方面,我们发现特殊的、确定的事物,例如一块岩石、一个水坑;另一方面,我们发现这些事物的来源,他称之为不确定的无限制者。实际的事物是特殊的,它们的来源则是不确定的;事物是有限定的,原初物质则是无限定的或无限制的。…不确定的无限制者是万物最原始的、不可毁坏的物质本质,不过他相信它永远处于运动之中。[11]

关于阿那克西曼德的观点可以看到两点,第一,原初物质,它是一个不定的或无限制的领域,是一个无形的事物;第二,原初物质是永远处于运动之中。从这种萌芽的思想中可以总结出作为永远处于运动之中的“原初物质”,其具有动力性。如果“原始物质”有任何的规定性的话,那么,其必然有限制,所以“原始物质”必然就是无形式的。就算这个“原初物质”具有不断的变化性,其也是具有形式的,它的变化就是它的形式。如果去掉其变化的形式,就是无形式。所以,最终得出结论:“原初物质”必然是无形式。又因为其具有动力性,所以,就应该是无形式动力。从那以后人们没有认识到原初物质就是无形式动力,人们的思想走向了其它的方向。直到今天人们在其它的方向上走的太远了,以至于对关于驱动事物变化或运动的动力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认识。因为,那个原初的物质是无定型的,既然是这样,你就没有办法去研究它,甚至无法表达它,只能说它就是一种无定型的事物。这样导致以后的哲学家们越来越疏远这种事物,只能去研究那种有定型的事物,有限制的事物,这就开启了哲学家们以形式作为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的道路。慢慢的人们就以追求找到那种不变不动的、永恒的、不生不灭的事物为目标的哲学。经过几代哲学家的努力,确实找到了这种事物,在柏拉图那里就是理念,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就是形式。并且,柏拉图把他发现的理念当作事物运动变化的动力,亚里士多德同样也把他发现的形式当作事物运动变化的动力。没有办法研究那个“无定型的、无限制的”事物,而把这样不变的的理念或形式当作动力是不妥的。因为,这样并没有解释那个“无定型的、不断变化的”事物,而只是把它放在了一边,用相反的事物代替了它,这样做显然是不合适的。

由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基本上是形式的哲学体系,因此,他解释动力也是用形式的方式,我们就来看看亚里士多德的具有动力的形式。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任何个别事物都是形式与质料的统一,同时事物的形式与质料又是相对的,对于低一级的事物是形式的东西,对于高一级的事物则是质料。例如,砖瓦是泥土的形式(泥土是砖瓦的质料),同时又是房屋的质料;房屋是砖瓦的形式,却又是街道的质料。以此类推,整个宇宙就形成了一个从质料到形式交替上升的统一序列,高一级事物不仅构成了低一级事物的形式,而且也是推动或吸引低一级事物向自己发展和上升的动力和目的。这个序列的最下端就是没有任何形式的“纯质料”,它相当于“非存在”;这个序列的最顶端则是不再构成任何事物质料的“纯形式”或“形式的形式”。这个“纯形式”是一切事物追求的终极目的,也是推动一切事物向其发展运动的“第一推动者” ,它自身不动却推动万物,因而是“不动的推动者”,亚里士多德又把它称为“神”。因此,“第一哲学”也被他称为“神学”。[12]

“高一级事物不仅构成了低一级事物的形式,而且也是推动或吸引低一级事物向自己发展和上升的动力和目的。”。他的这个观点有着明显的问题,如果是这样的话,世界的质料岂不是越来越少,那样的话,作为纯形式的所具有的动力岂不是越来越没有吸引力,因为越来越没有什么可以被吸引了。现实是有很多的高一级形式的事物会退化成低一级质料的事物,比方说,房子完全倒塌了,就会变成一堆的泥土,水蒸发了会变成水蒸气。所以,亚里士多德把高一级事物当作低一级事物的动力,或者把纯形式当作第一动力是错误的。形式不能是动力,动力应该是隐藏在事物之间相互变化之中的。人们只能看到动力的作用,而看不到那个动力,那是因为动力是无形式的。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两位哲学家解释的力是一种吸引方式的力,其实是把力归结为形式,是目的论的方式(形式吸引着质料向着形式变化,而形式就是质料的目的);还有另外的一种方式的力就是推力,是机械论的方式。机械论是用另外一个物体来推动某个物体来解释运动的,比方说,a由b来推动,b由c来推动等等,这样就会不断后退,以至无穷。这样我们没有发现力,只发现了一系列的物体。除非,在某个物体那里就停止了,而那个物体是不动的,而它是推动其它事物运动的最终原因。这个最终原因跟目的论的方式得出的结果一样,都得出了一个“不动的推动者”。这两种力的实质是一样的,只是方向相反。其实,这是标准的形式化的思维模式。只用这样的思维方式考察世界,其必然会忽略掉那个无形式的事物。只有承认动力是无形式的作用,那个最终的推动者才会得到合理的理解。因为,无形式就是自己是自己的原因,它才可能去推动其它的事物,而自身不会被其它的事物所推动,也不需要其它的事物来推动,因为它是自因的。

法国唯物论排除牛顿的上帝“第一推动力”的假设而将运动归于物质世界本身的思想,对于人们的自然科学观无疑是个极大的解放。然而,如果认为自然界从来就是如此、毫无发展变化的,认为一切运动的根源终究不是来源于物质内部,而只是在物质之间传递,那么自然界终究还是不能摆脱“第一推动”的问题,不能使自然界本身表现为运动的。[13]

既然外部推动找不到动力产生的原因,那么人们就把眼光转向了物质(或事物)内部,看是否能在其内部找到产生力的原因。

莱布尼兹认为单子的本性则是一种“原始的力”( forces primitives)。正是这种“力”,使得每一个单子都是自由的自因,都具有某种类似于感觉和欲望的能力,这种能力导致了单子以及单子构成的万物的运动。莱布尼茨把单子称为“无形体的自动机”,它们自身中的自发能动性成为它们内在活动的源泉。[14]经过康德和黑格尔等人的努力,认为这个力就是主体的能动性,尤其是黑格尔认为这种能动性就是概念的自我否定性。另外,人们已经认识到了动力在哲学上的作用,费希特就想用自我的能动性来解释物质和意识的问题。这说明人们已经自觉的运用动力来解释哲学上的问题,已经认识到了动力的作用,这和隔离作用不同。对于隔离作用人们还没有自觉的运用它来解释哲学上的问题。能自觉的运用动力来解释问题是一回事,搞清楚“什么是动力”是另外一回事。

黑格尔辩证法的最重要的特点是一种能动性的思想,这个在他的《精神现象学》里面已经有过说明,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不仅把真实的东西或真理理解和表述为实体,而且同样理解和表述为主体。”在《逻辑学》中,真正的实体就是范畴,所以关键就在于要把范畴理解为主体。主体就是能动性、主动性,范畴是能动的,既然范畴是万物的本质,那么宇宙万物都是能动的。黑格尔是第一个把万物的能动性纳人到一种逻辑规律中的哲学家。[15]

黑格尔的的“存在”并非我们通常所以为的“存在的东西”(名词),而是本身包含有内在的能动性的“存在活动”(动词)、“存在起来”的活动。逻辑学中所用其它的范畴都具有这种特点,即自身能动性、自己运动的特点。[16]

矛盾也是一种对立,但不是外在的与他物对立,而是同一个东西自己与自己对立,用形式逻辑的观点看就是“自相矛盾”,但用辩证法的观点看恰好是万物的“根据”。所以任何一个事物的运动的根据最终在于它的自相矛盾、自我否定,自己与自己不和、自己排斥自己,是“自己运动”而不是外来的推动。这样的根据本身不再有其他根据,所以同时又是“无根据”。要为万物的根据再找根据是不可能的、荒谬的。矛盾就是万物的“充分根据”(或“充足理由”)。[17]

很多哲学家探讨的都是形式的哲学,但是背后隐藏着的却是动力作用,黑格尔的辩证逻辑哲学就是这样,总是把否定性当作一种动力,其实背后就是就是动力在发挥作用。黑格尔在他的辩证法中引入了动力,但是他没有说明什么是动力,也没有说明他的辩证法以及他的理论与动力有什么关系,好像两者是不想关的。在他的辩证法中好像有一个无形的手在背后做动力而发挥着作用,但是这个无形的手从来没有伸到辩证法的前台上来。他把力归结为主体的自我矛盾的否定性,那么矛盾的否定性为什么就会是动力呢?还是没有办法回答,这也没有超越把动力归结为形式的局限性,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按照传统的思维“无形式的事物”是没有办法表达的,也是没有办法研究的。

虽然现代的物理学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很高深的学科,但是,没有物理学家能告诉我们动力是什么。像物理学家Richard Feynman就非常谦虚,他不知道什么是力,除了给力定义一个数学公式外。

让我们来问一下,“写成F=ma的牛顿定律的含义是什么?力、质量以及加速度的含义是什么?”嗯,我们可以凭直觉领会质量的含义,如果我们知道了位置和时间的含义,就能够定义加速度。我们将不去讨论这些含义,而要集中讨论力这个新概念。答案同样地简单:“如果一个物体在作加速运动,那么一定有力作用在这个物体上。”这就是牛顿定律所表明的,于是人们可以想象到的力的最精确和最优美的定义就能够简单地表述为: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假定我们有一条定律,即:如果所有外力之和等于零,那么动量守恒成立;于是产生了这样的问题,“所有外力之和等于零是什么意思?”对上面这个陈述的一个有意思的解释是:“当总动量不变时,外力之和等于零。”这种说法肯定有毛病,因为它实在没有说山什么新的东西。如果我们已经发现了一条基本定律,该定律宣称: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并且正式加以定义,那么我们就什么也没有发现。我们也可以这样来定义力:一个物体不受力作用时将一直以恒定速度沿直线运动。于是,如果我们观察到一个物体不是以恒定速度沿直线运动,我们就可以说,物体上有力作用着。这些说法当然不可能属于物理学的内容,因为它们是一些循环论证的定义。上面的牛顿表述尽管看来好像是力的一种最精确的定义,而且合数学家的意;然而,它完全是无用的,因为从这个定义得不出任何预见。人们可以整天坐在安乐椅上,任意定义一些词,但是要发现当两个球相互碰撞或者一个重物悬挂在弹簧上时发生一些什么则完全是另一回事,因为物体所表现的行为是与定义的选择完全无关的。[18]

量子力学对力的解释是一些粒子的交换,比方说,电磁力就是电子不停的交换光子。但是,交换光子就是力吗,力在哪里呢?这样的解释跟人们用粒子解释意识难道不是很相似吗?这不就说明力跟意识一样都是无形式吗?

从古自今,人类所关注的事物,在哲学中主要是个体化和动力,但偏重于个体化。在物理学中主要是个体化和动力,但偏重于动力。所谓个体化就是指对象、理念以及实体之类的概念,也就是隔离作用所产生的概念。在这两个领域中对于动力的本质都没有任何深入确切的规定性,动力只是一个直觉的概念,对于动力是什么?在这两个领域中没有任何明确的认识。哲学和科学在这一点上存在共同的困境,都还停留在对“动力”较为直观的认识和粗浅的使用上。

“什么是动力?”是古希腊以来人们一直想解决的问题,直到现在人们依然是在描述动力,而没有对动力有更深刻的认识,哲学家只是说形式的事物产生了动力,而物理学家只是测量和计算动力,只能给动力下一个数学公式的定义。这些都是形式的方式,对力的认识依旧像对意识的认识一样,是一个黑箱式的认识。只知道有这种事物,也知道如何测量、计算和运用它,但是,就是不知道它是什么,这个现象依旧像打着手电筒找光。关于形式人们已经研究的很多,也很深入了,但是直到现在人们对于驱动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却一无所知。于是,我们就可以大胆的猜想,对于人类的认识,对于某些事物只能有直观的认识,不可能有理性的认识,而有的事物是可以对其有形式结构的理性的认识的。只能直观认识的事物没有形式结构,所以无法对其有理性的认识。动力就应该是没有形式结构的无形式的事物。

以上对于自古希腊以来人们对动力的认识就可以看出来,动力只能是无形式产生的作用,也就是说,事物变化的原因最后只能归结为无形式。因为,任何想用形式化的方式表达动力,最后发现那都不是动力,那都是形式,所以,只有承认动力是一种无形式,我们才能对动力有真正的认识。如果动力是一种形式的话,那么,又是什么驱动动力呢?于是就会像无形式显现中所讨论的那样无限后退下去。如果要想避免无限后退,那么动力只能是无形式,动力作用只能是无形式作用。也就是说动力作用是无形式产生的作用,它是驱动形式的,它本身不需要驱动。注意,无形式驱动的是什么?是形式。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形式叫做主体。也就是说,从动力的角度讲,形式就是主体。主体的意思就是要有能动性。这也是黑格尔用主体研究事物本质的方式,这种研究方式显然是从动力角度研究的。而在无形式显现作用中,我们把形式叫做本质。而在无形式隔离作用中,我们把形式叫做实体。这也就是为什么黑格尔说“实体即主体,主体即实体”的原因。显然,从无形式角度讲,这两个概念还是有区别的:实体是从隔离的角度来看形式的,主体是从动力的角度来看形式的。黑格尔并没有看到它们的区别。可以看出,从三种不同的无形式作用角度看待形式,会有三个不同的概念。这样,我们对本体、实体和主体这三个概念的认识变得更清晰明白了,变得透明了。

前面我们看到,意识是一个显现的世界,宏观世界是一个隔离的世界,那么,有没有一个动力的世界呢?回答是的,这个世界就是量子世界,量子世界就是一个以动力为主的世界。量子动力世界明显的与宏观世界不一样,因为,量子力学告诉我们不能直接观察某个量子,只要去观察一个量子,它就会坍缩,失去原来的状态。这样,我们根据三种无形式作用把整个世界分成了三个不同世界:显现世界(意识世界)、隔离世界(宏观世界)和动力世界(量子世界)。

同样的,在意识的显现世界中也有动力(比方说,意志力),在宏观的隔离世界中也有动力(宏观世界的物体的运动是需要动力的)。只是在这两个世界中,动力相对弱而已。量子动力世界中同样的也有显现作用(动力的变化就是动力的显现)和隔离作用(比方说,量子本身就是一份一份的,这就是标准的隔离作用)。

对于动力作用,每一个动力的事物都有变化性(这同样是从显现角度讲的,也就是说,变化性是动力的显现。同时也要注意到,对应于隔离的的区分性,从隔离的角度讲,变化性就有一种区分,否则,我们怎么知道有变化呢?)。每一个动力的事物从隔离的角度讲都有产生性,动力会产生一个变化或一个事物,这是隔离的角度讲的;对于显现作用,每一个显现的事物,从动力角度讲就是直观,从隔离的角度讲就是同一。显现的直观性在前面已经阐述了。事物的显现具有不受时空变化的影响的特性,比方说,对于显现,红色就具有同一性,不论在什么时候,我们的意识里产生的红色都是相同的,这种颜色是确定的,是同一的。而对于从隔离角度来讲,隔离总是会分割(或者组合)出不同的事物。对于从动力角度来讲,总是会产生不同的事物。但是,对于从显现角度来讲,直接显现的就是其自身,显现的就是其自身的同一性(也就是显现的是其本质)。最后的总结是:隔离有独立和区分的特点;动力有变化和产生的特点;显现有直观和同一的特点。每一种无形式作用都有两个特点,每一种无形式作用的两个特点都是从另外的相应的两个无形式作用的角度获得的。相应的这两个特点也只能从另外的相应的两个无形式作用的角度获得。因为一个事物的特点一定是要与自身有相应的区别的,才能称其为这个事物的特点。这就是用无形式作用理解无形式作用本身。这也是一种无形式逻辑。后面的章节还要详细阐述。

现代科学只使用和研究了两种形式,一是数学形式,另外一种是结构形式。其实这些都是隔离形式,但是,还存在着显现的形式和动力的形式。而在科学中研究其他形式的时候也在使用数学形式和结构形式对其进行模拟,或者转化成数学形式和结构形式对其进行研究,所以,科学在研究意识等事物时显得力不从心。不仅如此,科学在研究力的时候也是有很多不能解释的地方,比如量子纠缠和量子坍缩现象。这就是科学的局限性。

从以上的分析看,这三种无形式作用各有各自相对应的形式,各有各自的形式的确定性,也就具有各自的客观性。不能相互代替,但可以相互转化。当然,三种作用之间也有共同的形式,否则,我们的意识就没有办法认识到宏观事物的客观性,同样,宏观世界也不会进化出人类的意识。

找到了这三种无形式作用有什么用呢?这已经非常有威力了,我们据此可以把任何事物,任何概念分成三类:隔离类、动力类和显现类(这种分类方法本身也是一种逻辑,这个问题以后再探讨)。例如,在前面的论述中,我们已经从三种无形式的角度获得了对形式的一种分类:本质、实体和主体。这会使得我们对事物有非常清晰的分类,可以使得因混淆类别而导致的思维和概念的混乱而得到澄清。简单的举个例子,我们已经知道了动力的量子世界和隔离的宏观世界是不同的世界,那么,我们观察量子的时候是在用隔离的方式观察的,因为我们的仪器都是宏观世界的隔离的事物,只要一测量,量子就会转化为隔离世界的事物,也就是说我们只能用仪器观测到量子转化成隔离世界的事物的行为,而不能观测到量子本身在量子动力世界中的行为。因此获得的结果也是隔离世界的结果,而不可能观察到量子动力本身的客观实在性。也就是量子物理学上说的,我们观察的量子的行为总是与测量本身相关,而无法获得不受测量干扰的结果。可以看到,我们通过无形式作用论只是简单的划分了一下不同的世界,就清晰的解释了量子力学中长期争论不休的“测量问题”(这里只是简单的说一下这个问题,以后还要详细阐述)。同样的道理,我们也能解释意识为什么是主观的东西,而不是客观的东西。我们用任何仪器是观察不到意识的,因为,用研究客观的宏观世界的方法去研究意识,也只能得到隔离世界的结果,不可能观察到意识本身,就像用仪器去观测量子行为一样。这就是意识具有第一人称私密性(意识具有一种第一人称或者主观的本体论的东西,因而不能还原为任何具有第三人称或者客观本体论的东西[19])的原因。按照这个道理,动力的量子世界相对于隔离的宏观世界来讲也应该具有一定的私密性。我们进行测量,实际上是对隔离世界进行的测量,对动力的测量(如对量子微粒的测量),是把动力转化成隔离来测量的。

通常我们所说的客观性实际上是指隔离世界的客观性。之所以我们不能测到动力的客观性,就是因为动力转化成隔离的事物后我们才能对其进行测量,这是因为我们的测量本身只是隔离性的测量,所以我们只能测量隔离性,不能直接测量动力性。也就是说,宏观的隔离世界、量子动力世界和意识的显现世界它们都具有各自的客观性,它们的客观性具有各自的独立性(不能观察测量动力世界的动力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不能知道动力的客观性,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个问题以后再探讨),不能够相互替代,但可以相互转化。不能要求量子动力世界的客观性和隔离世界的客观性是一样的,同样,也不能要求意识的显现世界的客观性和隔离世界客观性是一样的。我们用一个道理解释了两个不同的问题,这两个不同的问题的答案是一样的,这就增强了无形式作用论解释问题的说服力。这样我们就有了三种角度和三种方式来思考问题了,而不仅仅局限于一种片面的思考方式,把这三种思考方式联合起来对世界进行考察、研究就会得到全面而清晰的结论。这也是我考察、研究无形式作用论本身所使用的方法。

另一方面,我们知道了这三种无形式作用就可以对事物和概念进行预测。比如,前面论述的实体、本质和主体的三个概念。当我们知道从显现的角度看形式是本质的时候,我们自然就会思考从动力的角度看形式是什么和从隔离的角度看形式是什么。当我们知道显现有直观和同一性的两个特点的时候,我们自然就会思考相应的动力也会有两个特点和隔离也会有两个特点。我们随便找一个概念,比方说道德,我们就会想,有没有显现性的道德?有没有隔离性的道德?有没有动力性的道德?如果有,那么它们是什么?这种预测性的思维在以后的章节中会是主要的思维方式之一。

我们为什么要把“形式和无形式”这样一种二维论模式来作为研究世界的起点呢?既然,我们根据无形式作用论有了三种角度和三种方式来思考问题了,那么,这就不是必然的了,从其它的角度开始研究这个世界是可以的,也是必要的。无形式和形式的二维论只是从隔离的角度作为起点来看问题。这是适合哲学研究的,因为哲学研究的方式就是围绕概念进行的。而概念就是从隔离角度看问题的。从艺术和美的角度看世界就是显现角度,从这种角度看世界就是直接感受世界。比方说,创作艺术作品和欣赏艺术作品。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我们的可见宇宙是从一个无限小的点,通过大爆炸演化而来的,这个无限小的点具有无限大的能量,在科学上研究宇宙的起源就是以动力为出发点的。也有以动力作为出发点来建立哲学的体系的(虽然不是以纯粹的动力作为起点),例如,叔本华的生命意志哲学就是以意志为起点来建构的,而叔本华所说的“意志”就包含有动力的意思。这也说明,任何的想用单一的方式来达到彻底的理解这个世界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

无形式的三种作用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从表面上看,它们毫无关系,它们的区别显然很大。难以想象隔离和动力有什么关系,隔离和显现有什么关系,动力和显现有什么关系。在我们的意识里出现了一个事物和隔离(或动力)有关系吗?是的,有关系,并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无形式作用论最核心的观点。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下一个章节要讲述的。

参考文献

[1]Samuel Enoch, Stumpf, and Fieser James. 西方哲学史, translated by 邓晓芒 and 匡宏,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 p. 81-82.

[2]邓晓芒, and 赵林. 西方哲学史, 2nd ed.,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p. 246

[3]张庆熊. 现代西方哲学, 商务印书馆, 2023, p. 334.

[4]张庆熊. 现代西方哲学, 商务印书馆, 2023, p. 377.

[5]张庆熊. 现代西方哲学, 商务印书馆, 2023, p. 382.

[6]莱布尼兹. 神义论, translated by 徐英瑾, 三联书店, 2007, p. 488.

[7]邓晓芒, and 赵林. 西方哲学史, 2nd ed.,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p. 247-248.

[8]苗力田. 古希腊哲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 p. 24.

[9]邓晓芒, and 赵林. 西方哲学史, 2nd ed.,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p. 14.

[10].,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 vol. 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1, p. 17.

[11]Samuel Enoch, Stumpf, and Fieser James. 西方哲学史, translated by 邓晓芒 and 匡宏,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 p. 9.

[12]邓晓芒, and 赵林. 西方哲学史, 2nd ed.,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p. 60-61.

[13]邓晓芒, and 赵林. 西方哲学史, 2nd ed.,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p. 203.

[14]邓晓芒, and 赵林. 西方哲学史, 2nd ed.,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p. 160.

[15]邓晓芒, and 赵林. 西方哲学史, 2nd ed.,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p. 253.

[16]邓晓芒, and 赵林. 西方哲学史, 2nd ed.,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p. 253-254.

[17]邓晓芒, and 赵林. 西方哲学史, 2nd ed.,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p. 255-256

[18]Feynman, Richard P., and Robert B. Leighton. 费恩曼物理学讲义, translated by 郑永令 et al., vol. 1,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p. 124.

[19]Searle, J. 意识的奥秘, translated by 刘叶涛, 1st ed.,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p.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