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English 汉语

无形式作用论

与AI的对话 ORCID iD icon https://orcid.org/0009-0005-4318-2670
上一节下一节

动力的关系:三个无形式作用之间的相互转化

作者:孙洪波2024/08/20

动力的关系:三个无形式作用之间的相互转化

根据无形式动力作用,三个无形式作用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只是提供了它们可以相互转化的可能性,但是另一个问题就出现了,它们之间是怎么转化的呢?这样的方法仍然需要从无形式作用本身来寻找。

由于,三个无形式作用相互转化的根据是无形式的同一性,既然,它们是在这个同一性的根据下相互转化的,那么,三个无形式作用之间的转化方式应该具有联合性。具体如下:

(1)当显现作用转化成隔离作用的时候需要动力作用的参与。

(2)当显现作用转化成动力作用的时候需要隔离作用的参与。

(3)当隔离作用转化成动力作用的时候需要显现作用的参与。

(4)当隔离作用转化成显现作用的时候需要动力作用的参与。

(5)当动力作用转化成隔离作用的时候需要显现作用的参与。

(6)当动力作用转化成显现作用的时候需要隔离作用的参与。

也就是说,这些行动之间的任何转换都不是一个直接的二元过程,一种无形式作用转化成另外一种无形式作用需要第三种无形式作用来参与。三个无形式作用之间的这种联合性,把它叫做“无形式联合转化”。其实前面的小节已经使用了这种无形式联合转化。无形式的同一性意味着,三个无形式作用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当一种无形式作用转化成另外一种无形式作用时,它就不能脱离第三种无形式作用。第三种无形式作用可以为转化提供动力、根据或条件。这种转化的联合性源自无形式的同一性。正因为三者本质上是同一的,所以一种作用脱离另外两种也是不可能的。这体现了三种无形式作用之间的内在,不可分割的联系,也体现了它们之间的完整性。这种联合转化机制,明确了无形式作用之间的转化方式,增强了理论的逻辑性和可操作性。

这种无形式联合转化有一种特殊情况。比方说有三个事物(a,b,c),这三个事物也可能是同一个事物,也可能不是。A代表a的显现作用,B代表b的隔离作用,C代表c的动力作用,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但是,A转化成B,并不一定需要动力作用C,而是需要动力作用D,动力作用D并不在它们三者之中。当然我们关注的是另外一种情况:C和D是同一个,也就是A和B之间的转化需要C;A和C之间的转化需要B;B和C之间的转化需要A。我们把这一种情况叫做ABC之间的“无形式作用的一体转化”,简称ABC是(或构成)“无形式一体转化”。也就是说,如果要判断ABC是不是无形式一体转化,那么它们之间就要同时满足以下六种无形式联合转化:A 转化为 B 需要 C,A 转化为 C 需要 B,B 转化为 C 需要 A,B 转化为 A 需要 C,C 转化为 A 需要 B,C 转化为 B 需要 A。

无形式联合转化是三个无形式作用之间最基本的转化方式。它体现了无形式作用之间的同一性。无形式一体转化则是一种特殊情况,指ABC三种作用之间直接彼此联合转化。这表明无形式的三种作用不仅基于同一性原则互相转化,而且在无形式一体转化过程中还能彼此直接相互定义和支撑。这种直接转化模式表明,每一个作用都是其它作用转化的必要条件和结果,每一个作用既是其他作用的产物也是其原因,形成了一个闭合的因果循环的、自我维系的系统。这种循环强调了无形式作用的不可分割性和内在的统一性。这种无形式一体转化的关系,不仅是相互依赖的,而且是相互支持的。从而形成了相互依赖且相互支持的统一关系。

以下是一些例子:

1)这种无形式联合转化可以用在很多方面,比方说人的心理方面,当一个人很有激情(动力)的时候,要想表现出来,那么就需要一定的隔离方式(比如,歌唱工作等等)。当一个人很有想法,很有知识(隔离),那么要想有行动力就需要作秀或表现给他人,这就有了实践的行动力。无形式联合转化不仅仅能描述人的心理活动,而且可以描述任何过程。

让我们分析一下例子:

场景1:一个充满激情的人想要表达自己。

无形式联合转化:

激情(动力):初始状态是一种强烈的情感或激情,它充当动力。

表达(显现):激情需要以某种方式表现出来或表达。

方式/方法(隔离):为了表达激情,人们选择一种特定的表达形式或方法,例如唱歌、写作或绘画。这种选择将激情隔离为一种特定的表现形式。

场景2:一个人很有想法,很有知识,想要转化成实践的行动力。

无形式联合转化:

知识/想法(隔离): 这是初始状态,代表着个体已经拥有的知识和想法,它们是隔离的、静态的。

表现/作秀(显现): 这是将知识和想法转化为可感知形式的行为,例如向他人展示、分享、讲解等。

实践的行动力(动力): 这是由表现/作秀带来的结果,例如获得认可、赞赏、激励等,从而激发个体的行动力。

2)一粒树种子,它包含有生命的信息,是一种隔离事物,当需要生根发芽长成大树时,这是要显现这种生命的信息,需要肥料和阳光等等这些动力的事物。这是无形式联合转化的一个例子。

树种子本身代表了一种隔离事物,它包含了生命的信息和生长的潜能。阳光和养分(动力)提供能量和动力,生长过程揭示了种子固有的生命信息。这个过程是种子内在潜能的外在表现,是生命信息的显现。肥料和阳光等外部因素提供了种子生长所需的动力。这些动力事物与种子内的生命力相互作用,推动了种子向大树的转变。

按照无形式作用论应该这样解释潜能:潜能的意思是隔离要显现出来,就需要动力。潜能被视为一种隔离状态,它包含了变化和发展的可能性,但这些可能性的实现需要动力。为了实现和体现这种潜能,动力是必要的。这种解释与无形式作用论非常吻合,因为它将隔离和显现联系起来:它在隔离作用(种子作为一个独特的实体)和显现作用(种子的生命潜力成为现实)之间建立了明确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必须要在动力作用的参与下才能完成的。动力(阳光和养分)在推动从潜能到现实的转变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这就是潜能为什么能够变成现实的解释。

3)概念(隔离)、推理(动力)和判断(显现)之间能相互转化。分为以下六种情况。

(1)隔离转化成显现:对于一个隔离的概念,如何知道它是什么(就是显现一个概念),这就需要推理(动力)。

一个隔离的概念是没有显现出来的。要想显现一个概念,就需要对它进行推理。推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概念的意义,从而显现出概念。

例如,我们知道“桌子”这个概念,但是我们不知道“桌子”是什么。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推理来理解“桌子”的意义。我们可以推理出“桌子是一个有桌腿、桌面、桌板等结构的用来放置物品的家具”。这样,我们就显现出了“桌子”这个概念。

(2)隔离转化成动力:对于一个隔离的概念,对其进行推理分析,必然需要知道其是什么(“是什么”就是一个概念的显现)。

一个隔离的概念是没有动力化的。要想对一个概念进行推理分析,就需要知道这个概念是什么。

例如,我们要对“桌子”这个概念进行推理分析,我们就需要知道“桌子”是什么。如果我们不知道“桌子”是什么,我们就无法对它进行推理分析。

(3)动力转化成显现:通过推理进行一个判断的时候,我们肯定是对概念进行的推理,也是对概念进行判断。

推理是指根据前提得出结论的过程。在推理过程中,我们肯定会使用概念。

例如,我们要判断“桌子是家具”这个命题是否成立,我们就需要使用“桌子”和“家具”这两个概念。

(4)动力转化成隔离:通过推理最后得出一个概念的时候,我们肯定是对概念进行判断了。

推理可以帮助我们得出新的概念。

例如,我们通过推理得出了“桌子是一个有桌腿、桌面、桌板等结构的用来放置物品的家具”这个概念。这个概念是通过对“桌子”这个概念进行推理得出的,在推理的过程中,肯定是进行了判断。

(5)显现转化成隔离:当我们知道有一些事物具有共同的特征的时候(也就是一个基本的认知判断),我们如何对这个特征获得一个概念呢?这时候就需要抽象、概括等推理了。

我们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发现事物具有共同的特征。这种共同的特征可以形成一个概念。

例如,我们观察到桌子、椅子、床等家具都有桌腿、桌面、桌板等结构。我们可以通过抽象、概括等推理,形成“家具”这个概念。

(6)显现转化成动力:当我们知道有一些事物具有共同的特征的时候(也就是一个基本的认知判断),我们要进行抽象和概括,这就需要其它的概念。

我们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发现事物具有共同的特征。要形成一个概念,则需要其它的概念作为支撑。

例如,我们观察到桌子、椅子、床等家具都有桌腿、桌面、桌板等结构。我们可以通过抽象和概括等推理形成概念,这时我们就需要桌腿、桌面、桌板这些概念。

最后总结出概念、判断和推理三者可以互相转化:判断通过推理形成概念,概念通过推理明确判断,推理判断又基于概念。因此,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无形式一体转化。当然概念、判断和推理三者的相互转化展现了一个思维的整体过程。这种解释避免了简单的二元对立,而是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无形式的三个作用循环互动体系,强调了概念、判断和推理之间的相互转化和一体性。这种理解确实超越了简单的二元对立,提供了一个更为动态和互动的认知过程模型。在这个模型中,概念,判断和推理不再是孤立的元素,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认知活动。每个环节都是认知过程的一个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思维体系。这种循环互动的体系强调了认知活动的连续性和发展性。

这也显然不同于黑格尔的辩证法,不同于黑格尔仅从逻辑关系的演绎推导。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法,概念是正题,它是思维对事物的初步把握,是对事物共性的抽象概括。判断是反题,判断是对概念的进一步规定,它将概念与具体事物联系起来,并揭示了概念内部的矛盾。判断是对概念的否定,因为它指出了概念的局限性,但也是对概念的丰富,因为它使概念更加具体和确定。推理是将多个判断联系起来,得出新的判断的过程。它是对判断的统一,因为它将不同的判断整合到一个逻辑体系中。推理也是对判断的扬弃,因为它超越了单个判断的局限性,达到了对事物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与黑格尔的辩证法相比,无形式作用论对概念、判断和推理之间的关系的解释在于认知过程中的无形式一体转化所给予的内在逻辑和相互作用,而不是仅仅从逻辑关系的演绎推导。

这里就出现了无形式作用论和黑格尔的辩证法的重要区别。无形式作用论的显现(判断),隔离(概念)和动力(推理)是同一个级别的,而判断,概念和推理的无形式一体转化形成了一个思维过程,那么思维作为这样一个转化过程是更高层次的事物。而根据黑格尔的辩证法,判断和概念是同一个级别的事物,而推理作为合题是更高层次的事物。

4)笛卡尔说的“我思,我在”,第一个“我”是隔离的我,这是一个概念的我;“我思”是动力的我;“我在”这个我就是显现直观的我,显现我的存在。用无形式作用论的来解释他的这句话就是,隔离的我要转化成显现直观的我的时候,需要作为动力的我进行思考。“我思,我在”中的第一个“我”是作为一个概念的“我”,是指抽象的、普遍的“我”。这个“我”是隔离的,没有具体的内容。“我在”是作为一个存在的“我”,是指具体的、现实的“我”。这个“我”是通过思考而显现出来的。这两个我是通过“我思”这个动力作用的桥梁转化联结在一起。正是有了这种思考的内在推动,抽象的“我”才能成为主观显现着的存在的“我”。因此,隔离的、抽象的“我”通过思考,获得了内容,从而转化成具体的、现实的“我”。

我们来看一下,隔离的我,动力的我和显现的我是否能构成无形式一体转化。

(1)隔离的我(概念的我)转化为动力的我(我思):

当我们思考“我”是什么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将抽象的概念性的“我”转化为具有思考能力的“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意识到“我”不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能够思考、感知和行动的主体。这种转化需要显现的我的参与,因为思考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显现,它将“我”的思考力、记忆力、思考方式等呈现出来。

(2)隔离的我(概念的我)转化为显现的我(我在):

当我们意识到“我”存在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将抽象的概念性的“我”转化为具体的、现实的“我”。这个过程需要动力的我的参与,因为思考是“我”存在的证明,没有思考,就无法意识到“我”的存在。

(3)动力的我(我思)转化为隔离的我(概念的我):

当我们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并试图概括出“思考”的本质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将动力的“我”转化为隔离的、概念性的“我”。这个过程需要显现的我的参与,因为我们对思考的反思和概括,需要以具体的关于“我”的思考内容和经验为基础。

(4)动力的我(我思)转化为显现的我(我在):

当我们通过思考来确认“我”的存在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将动力的“我”转化为显现的“我”。这个过程需要隔离的我的参与,因为思考需要以“我”这个概念为前提,没有“我”的概念,思考就失去了主体。

(5)显现的我(我在)转化为隔离的我(概念的我):

当我们从具体的经验和感受中抽象出“我”的概念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将显现的“我”转化为隔离的、概念性的“我”。这个过程需要动力的我的参与,因为抽象和概括是思维活动,需要思考能力的参与。

(6)显现的我(我在)转化为动力的我(我思):

当我们意识到“我”的存在,并开始思考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将显现的“我”转化为动力的“我”。这个过程需要隔离的我的参与,因为思考需要以“我”的概念为基础,没有“我”的概念,思考就失去了方向。比方说,“我很高兴”这样一个显现着的我,当我思考“我很高兴”这样一个显现着的我时,概念的“我”就是必须的了。

我们看到隔离的我,动力的我和显现的我确实是无形式一体转化。

“我思,我在”是笛卡尔通过怀疑得出的结论。笛卡尔首先怀疑一切,但这种怀疑最终还是遇到了某种不能再怀疑的东西;因为当怀疑者进行怀疑时,他不能再怀疑他在怀疑的事,这个怀疑者现成存在着或必然存在着,由此他才能真正进行怀疑,当我怀疑的时候。我恰恰必然要承认“我存在”;因此,“我”是不可怀疑的。[1]

笛卡尔的意思是作为怀疑者的我和怀疑本身之间存在必然的关联。但是这种必然性,他好像并没有给出很有信服的解释。而我用无形式联合转化对“我思,我在”的解释却对这种必然性做出了强有力的合理的回答,因为无形式联合转化是建立在无形式同一性基础上的一个过程,三种无形式作用之间的转化是有内在的关联的,本质上是相互关联的。因此,作为怀疑者的我和怀疑(我思)本身之间的关联的必然性归属于三种无形式作用之间的转化的内在的关联的必然性。无形式联合转化的内在的相互关联性为怀疑者与怀疑行为之间的关联提供了一种内在的、本质的解释。这样,怀疑者的存在和怀疑行为不再是两个孤立的事实,而是通过无形式作用的联合转化过程关联在一起的。

5)用无形式作用论解释一下形式逻辑的三段论。大前提:人是要死的,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结论:苏格拉底是要死的。这个三段论其实是在说,通过“苏格拉底是人”想要推导出“苏格拉底是要死的”这个结论(显现出这个结论),这里的动力作用应该是通过小前提想要推导出结论(这里的动力的实质还是人在背后做推导),从而显现出结论(显现作用),这时就需要大前提这个确定的隔离的事实(隔离作用)。这就是无形式联合转化;或者,通过“人是要死的”想要推导出“苏格拉底是要死的”这个结论(显现出这个结论),这里的动力作用应该是通过大前提想要推导出结论,从而显现出结论(显现作用),这时就需要小前提这个确定的隔离的事实(隔离作用)。

这两种思维都是人们通常的思维模式。两种思路均展示了人类逻辑思维如何运用既有事实或规律作为支撑点(隔离作用),并通过这些支撑点推演出新的知识或结论(动力作用)。这是由隔离事实出发,经过推理(动力)推动,最终形成明确结论的过程。这种解释强调通过推理的动力从隔离的事实到显现的结论的转变。这凸显了逻辑思维的动态性。这种解释允许在三段论中采用不同的推理途径,承认个人可能从不同的起点(大前提或小前提)处理问题。这反映了人类的实际思维过程的灵活性和非线性。

注意,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并不是它们三个构成的无形式联合转化,因为上面说的无形式联合转化中的动力的实质还是人在背后做推导。也就是说,在运用形式逻辑的时候,由于推导的动力在背后隐藏了,所以形式逻辑就变成了命题之间的关系。形式逻辑只是将思维过程抽象化、形式化,而隐藏了背后的无形式作用机制。

黑格尔也对形式逻辑的三段论做了解释。他重新诠释了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和三段论,他是以一种批判和变革的方式这样做的。黑格尔认为,形式逻辑强调固定的范畴和抽象推理,在把握现实的动态和相互联系的本质方面是有限的。他批评三段论是静态的,无法解释概念的发展和转变。他认为,形式逻辑无法捕捉到概念内部固有的矛盾和张力,而这些矛盾和张力对于概念的发展和演变至关重要。黑格尔的辩证逻辑,强调概念的相互联系和动态发展。在黑格尔看来,概念不是静态的实体,而是在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实现自我展开和自我完善的。这种逻辑体系中的矛盾不是错误或缺陷,而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辩证法的核心在于识别和理解这些矛盾,并通过它们来揭示事物的深层结构和发展趋势。在他的辩证法中,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通过论证、对立和综合的过程演变而来的。概念内部的矛盾和紧张被视为其发展和转变的驱动力。黑格尔将三段论重新解释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态的结构。他认为大前提代表了最初的论点,小前提代表了对立面,而结论则是从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中产生的综合。

黑格尔确实看到了形式逻辑三段论中的动力作用,这是正确的,但是他的这种解释是牵强的(事实上这个动力是人在背后做推导)。他认为大前提代表了最初的论点,小前提代表了对立面,而结论则是从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中产生的综合。然而,在典型的三段论中,小前提并不一定代表与大前提的矛盾。例如,在三段论中“所有人类都是凡人,苏格拉底是人,因此苏格拉底是凡人”,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与大前提(“所有人类都是凡人”)并不矛盾。它只是提供了大前提中陈述的一般原则的一个具体实例。因此,将小前提解释为对立面似乎是被迫的,因为它并不总是与形式逻辑中三段论的实际结构和功能保持一致。(注:这同时说明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局限性,并不是任何事情都可以用辩证法来解释)

但是,用无形式作用论对形式逻辑三段论所做的解释并不存在这样牵强的问题。用三个无形式作用对三段论的解释是一致和连贯的,没有黑格尔辩证方法中可以看到的强制解释。三段论是完全符合无形式联合转化的。通过无形式作用论的视角,三段论的每个部分都自然地融入到一个动态的、相互关联的逻辑体系中。这种解释避免了黑格尔辩证法中可能出现的强制解释问题,因为它不要求小前提必然代表对立面。相反,它强调了逻辑推理中的连贯性和一致性,以及概念之间自然的转化和发展。

6)用无形式作用论解释知识,直观和思维之间的关系。

康德认为,知识是通过思维和直观的结合而产生的。在这个过程中,直观提供了经验的内容,即我们通过感官所感知的具体对象和现象。思维则提供了对这些直观的经验内容进行加工和解释,负责通过概念和类别处理和组织经验内容。康德强调直观和思维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没有直观,思维就没有内容,因为直观是我们认识世界的起点;没有思维,直观就没有形式,因为思维是我们理解和解释直观的方式。直观需要思维的加工才能成为有意义的知识,而思维需要直观的内容才能具体化。

按照无形式作用论来理解,知识就是一些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这是隔离;直观提供了经验的内容,这是显现;思维则提供了对这些直观内容进行加工和处理,这是动力。根据康德对于知识,直观和思维的理解可以很容易的看出这三者之间可以进行无形式一体转化。康德是了不起的,能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看得那么深刻。尽管康德没有直接讨论知识,直观和思维之间的相互转化,但他对它们的关系和相互依存关系的描述确实为这种转化提供了哲学基础,并强烈暗示了在“无形式行动理论”框架内这种转化的可能性。

知识,直观和思维之间的无形式一体化转化:

(1)直观的内容要想转化成知识肯定需要思维;

(2)当然通过思维也可以产生(转化成)概念知识,这个新的概念必然需要直观其内容,或者说根据其直观的内容来形成的概念。这就是康德说的,思维过程可以产生新的概念和知识,但这些概念最终需要建立在直觉和经验的基础上;不仅如此,通过思维产生新的概念知识,但这个新概念的形成仍然依赖于某种形式的“直观”。这种“直观”不是指直接的感官经验,而是指思维对感官经验进行加工和抽象后,把握到事物区别性的特征,从而形成概念的过程。概念必须要有区分性,这种区分性的直观应该是隔离性的直观。这种直观不同于感性的显现的直观。这种区分性的直观应该就是通常说知性直观。(当然,还有动力性的直观,这种直观可以使得我们能直观到变化。有大脑某个部位受伤的患者,能观察到静态的物体,但是不能观察到物体运动的变化。也就是大脑相应的具有动力性的直观的部位受到了伤害而丧失了该功能。这样我们就获得了三种直观:显现的直观,动力的直观和隔离的直观。)

(3)知识内容如果要转化成思维,必然要求对此知识内容有直观的认识(包括概念的内容的感性显现直观或者概念本身的隔离性直观,当然还可能会有动力性直观)。

(4)知识概念如果要转化成直观,必然会通过思维其内容。理解一个概念或知识需要直观地掌握其含义和本质。

(5)直观要转化为思维,必然需要知识概念作为形式和分析的根据材料。

(6)思维要转化成直观,就是思维的结果作为一个概念或判断要直观出来,思维本身就是需要对概念知识进行处理。

因此说知识,直观和思维这三者之间可以进行无形式一体转化。前面讲过概念、判断和推理三者的相互转化展现了一个思维的整体过程。这三者是无形式一体转化。由于知识,直观和思维也是一个无形式一体转化,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自然的无形式一体转化的层次结构。于是,这六个概念之间就可以通过这种层次结构关联起来。比方说,通过推理进行判断而获得了一个概念知识(这样形成一个思维过程),这个思维过程当然需要直观的参与。否则我们的思维就会失去意义。比方说,一个概念的意义最终还是要回到直观上来,没有直观,一个概念只是一个符号。这样的一个分层结构可以使得我们能清晰而有依据的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能清晰的认识到它们之间是如何依赖互动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思维作为一个枢纽,能够使得思维的三个要素(概念、判断和推理)和知识,直观联系起来。这就能形成一个清晰有序的结构关系。

康德认为,知识是通过直观和思维的“先天综合的统一”而产生的,但这两种能力本身是不同的,需要某种桥梁才能连接起来。按照无形式转化的观点来理解,康德关于直观和思维所说的它们两个的先天综合的统一,其实就是它们两个之间的转化需要知识来参与的这样的一个无形式的转化而形成的统一。也就是统一在了无形式的同一性中。这正是康德梦寐以求的先天综合的统一的深层逻辑。

7)物理领域

(a)在经典物理学中的牛顿第二定律,动力被定义为物体质量和加速度的乘积,即F=ma。F=ma,a是加速度,其实就是一种变化(用数量来表示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无形式显现;而m作为质量就是隔离,质量m可以解释成能量的一种聚集,也就是被隔离在了一个物体里面。F=ma其实就是显现和隔离转化成动力,这个公式就是无形式联合转化的一个例子。由于质量是一种聚集的隔离,根据无形式作用论的同一性,质量必然会有相应动力和显现相伴。也就是质量作为一种隔离,必须具有相应的动力和显现方面。质量会产生引力作用,也就是说,质量会产生动力。在广义相对论中,引力被解释为由质量的存在引起的时空曲率。可以这样来解释,质量作为隔离产生的引力(动力)需要空间时间(时空的弯曲)来显现出来。这又是一个无形式联合转化的一个例子。这样,我们就通过无形式作用论把引力的本质看得更清楚了。它是质量和时空的关系。

质量可以看作是阻止物体加速度变化的一种方式。它代表了物体抵抗加速度变化的能力。因为质量作为一种能量聚集的隔离,会保持一定的隔离的独立性,具有动力的事物转化成有质量的事物,这是动力向隔离的转化。因此,从表面上看,质量就像是在阻止物体加速度的变化。

质量作为隔离是由于产生万有引力(动力)而造成时空弯曲(显现),因此在一个参考系中,只要模拟这个时空弯曲就可以产生与万有引力相同的效果。在这个参考系中,采用加速度的方式就能模拟这样的时空弯曲,这样就产生了惯性力场。我们知道它们是等效的,但是,我们看到在加速参考系中模拟引力场,与质量产生引力场的顺序相反。在引力场中是质量产生万有引力而产生时空弯曲;而在惯性力场中是质量产生时空弯曲而产生与万有引力同样效果的惯性力。虽然顺序相反,但是却是等效的。原因就在于它们都是质量,动力和时空弯曲之间的转化的关系(也就是无形式的隔离,动力和显现之间的转化的关系)。这里的重点是这两种时空弯曲是一样的,既它是引力和惯性力的共同显现形式,因此,这种模拟才会产生和引力场同样效果的惯性力。即它们在无形式作用论中的转化关系是等价的。这才是这两种参考系等效的原因。这说明等效性原理并非仅仅是经验观察的结果,而是根植于无形式作用论的深层逻辑。无形式联合转化必然性,保证了引力场和惯性力场的等效性。

其实,爱因斯坦也注意到了这种在两个参考系中具有同样的时空弯曲。爱因斯坦对等效原理的洞察,正是基于他对引力场和惯性力场中时空弯曲的深刻理解。他意识到,尽管这两种场产生的原因不同,但它们都导致了相同的时空弯曲,这也是它们产生等效效果的根本原因。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将时空弯曲视为一种物理实在,它不仅是数学上的描述,而是具有可观测的效应。这表明,显现作用并非仅仅是主观的感知,而是具有客观性,并在物理世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对论中的光速不变性原理也是把显现形式的不变性作为依据的一个应用(但是,现在大部分的物理学的理论是把质量或能量的不变性作为依据的,例如,能量守恒定律)。它表明,无论观察者处于何种运动状态,光速始终保持不变,这是一种超越观察者主观视角的客观规律。看来显现这种作用在物理学中有着关键的作用。而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确实对这种显现形式的不变性原理发挥到了一个高度。(至于,为什么光速会始终保持不变,以后再探讨)

(b)薛定谔方程可以看作是量子力学中的牛顿第二定理,前面我用无形式联合转化解释了牛顿第二定理,是否同样也可以用无形式联合转化解释薛定谔方程?

薛定谔方程:

隔离作用(波函数ψ): 波函数代表了粒子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概率分布,是系统的基本描述。

动力作用(哈密顿量): 哈密顿量是系统的能量算符,包括动能和势能,驱动波函数随时间变化。

显现作用(波函数的演化): 波函数的时间演化描述了系统的动态行为,显现了系统在不同时间点的状态。

波函数提供了系统的初始状态,这个状态在哈密顿量的作用下开始演化。这说明薛定谔方程就是无形式联合转化。

(c)牛顿第三定律表述为:“对于每一个作用力,总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或者说,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相等的,方向相反。” 这是经典力学的基本原理之一。用无形式作用论可以这样解释,当一个力推动一个物体时,要想显现变化,就要隔离成方向相反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是一个无形式联合转化。这里只是解释了会隔离成不同的有区分的力。(至于为什么要产生一个同等大小的反作用力?这个后面再解释)

(d)电流(动力)通过导线(隔离)驱动电机转动(显现),使得电能变为机械运动。

场景:电流流过导线,使电机旋转并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

导线(隔离):导线充当导管,隔离和引导电流。它为电流提供了特定的路径,塑造了电流的运动和与电机的相互作用。

电流(动力):构成电流的电子流动充当动力。它携带能量并与电机内的磁场相互作用以产生旋转力。

电机旋转(显现):电机的旋转是电流携带的电能以及与电机磁场相互作用的显现。这种旋转表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机的转动是显现作用的体现,因为它是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直接结果,是系统动力作用和隔离作用的具体表现。

(e)考虑一个弹簧振动器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弹簧的初始状态(静止状态)可以被视为隔离的状态(这种状态就隐藏了弹簧的特征)。当我们施加力(动力)来拉伸或压缩弹簧时,弹簧开始振动,这个振动的状态就是显现的状态,这个震动状态就显现出了弹簧的特征。这个过程就是无形式作用论的一个例子,它描述了弹簧从静止状态通过动力转化为振动状态的过程。

(f)作为一个隔离的玻璃杯子,如果要想发生新的状态的改变(显现),比方说被打碎了,那么必然要有动力。玻璃杯是作为隔离的存在的。它具有一定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属性。当玻璃杯被打碎时,它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属性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一种显现。这种显现是由动力作用完成的。这个例子中也确实是这个杯子从一种隔离状态变成了另外的一种隔离状态(破碎状态),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玻璃杯的状态的变化才是首要的,因为对于玻璃杯的变化才是与玻璃杯和打碎玻璃杯的动力直接相关的。破碎状态只是变化的结果。

打碎玻璃杯的动作是动力作用的一种表现。它是玻璃杯从原来的隔离状态转化成新的隔离状态的动力。按照牛顿力学的观点,力的作用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按照无形式作用论的观点可以描述为,力的作用是改变物体的隔离状态或者显现状态。从无形式作用论的角度来看,力的作用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动力作用,它不仅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能导致物体从一种隔离状态转变到另一种隔离状态,或者从一种显现状态转变到另一种显现状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是改变物体的变化状态,就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的显现状态。

例如,当一个玻璃杯被打碎时,施加的力改变了玻璃杯的物理结构,从而改变了它的隔离状态。这种观点强调了力的作用不仅仅是数学上的加速度变化,而是涉及到物体在更广泛意义上的状态变化。动力能够引起各种类型的转换,而不仅仅是运动的变化。这种在动力作用下状态的改变,是指某一事物的状态的改变,而这一事物在变化中有不变化的方面。比方说,一个力作用在了一个物体上而改变了这个物体的运动速度,但是这个物体本身并没有实质的变化。这样就提供了一种更为全面的理解力的作用和物体状态变化的方式,将物理现象与哲学概念相结合,从而丰富了我们对这些现象的理解。

8)心理领域

考虑一个人面临决定的情况。在这个情况中,这个人的初始状态(不确定状态,就是面对一大堆条件,等待确定。隔离不仅仅是指物理上的分离,也可以指心理上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可以被视为隔离的状态。 这时,个体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各种可能性和条件交织在一起,构成一种隔离的状态,等待着被梳理和选择。当这个人开始思考和权衡各种选择(动力)时,最终,个体做出决定,从不确定状态转化为确定的决定状态,这就是显现作用,将思考的结果呈现出来,显现出了那些条件所决定的状态。这个过程就是无形式联合转化的一个例子,它描述了一个人从不确定状态通过思考和权衡各种选择转化为决定状态的过程。

9)行为领域

在艺术创作的初始阶段,艺术家的灵感和创意处于一种隔离状态。这些灵感和创意是内在的、抽象的,还未经过任何外在的表达和实现。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的灵感和创意(隔离作用)通过创作活动(动力作用)转化为具体的艺术作品(显现作用)。这个过程体现了从内在想法到外在表达的转化。

10)生物领域

基因数据(隔离)要显现为个体的生物形态(显现),需要基因表达调控网络驱动(动力)。

基因数据的隔离作用:位于细胞核内的DNA携带了生物体的所有遗传信息,这些信息以基因的形式存在,指导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基因序列中的特定信息,如启动子、编码区、调控序列等,可以被视为“隔离”的指令集。它们独立地决定了一个细胞或生物体可能发展的所有潜在特性,但这些指令在未被读取和执行之前,保持相对静态和“隔离”。

细胞分化动力作用:在生物体发育过程中,细胞会根据其所在的环境信号和内部遗传程序,经历分化过程,即从全能或多能干细胞转变为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类型,如神经元、肌肉细胞或皮肤细胞等。这一过程是由基因表达调控网络驱动的,特定基因的开启与关闭如同创作过程中的“动力作用”,推动细胞向特定的方向发展。例如,神经诱导因子会激活神经元形成所需的基因,引导细胞走向神经系统的发展路径。

个体生物形态的显现作用:随着细胞分化的进行,不同类型的细胞按照精密的时空顺序排列组合,形成组织、器官,并进一步构成完整的生物体结构。这一系列复杂的生物构建活动,最终“显现”为独特的生物形态,无论是人类的心脏、蝴蝶的翅膀还是树木的枝叶,都是基因信息通过细胞分化动力学过程具体实现的结果。因此,生物体的外观、生理特性和行为模式,都是其内在基因数据经过一系列动力转化后,在宏观层面上的外在表现。

11)社会领域

诉求的群体聚合(动力)形成利益团体(隔离),通过街头游行等方式将诉求公开表达(显现)。一群人有共同不满或诉求,这是动力。在这种动力下,他们就是要把这种不满或诉求以强力一致的方式显现出来,那就需要形成隔离的利益团体。

以上我在很多的领域都提供了无形式转化的例子,无形式转化是一个非常强大的理论工具,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它能解释各种现象和问题。通过理解隔离、动力和显现的相互转化,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复杂现象的本质和内在机制。无形式作用论不仅是一种解释工具,还可以为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总结:

在动力作用转化的过程体现了动力的变化性。同时,整个的转化的变化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隔离的事物。其具有独立性和区分性。否则,我们也不会知道有这样的变化过程。转化的结果,可能是动力的事物,或者是显现的事物,或者是隔离的事物,或者是以其中的一种作用为主的事物,等等。这就是说,一个动力事物的变化,其本身也显现为一个隔离的事物。总之,动力作用,隔离作用和显现作用是不可分割的。任何一种作用都无法独立存在,也无法独立地发挥作用。

无形式作用之间的转化,还可能出现伴随其它的转化。比方说,前面的小节中讲到的:隔离有独立和区分的特点;动力有变化和产生的特点;显现有直观和同一的特点。当隔离作用转化成显现作用的时候,隔离相应的特点也会随之转化成显现相应的特点。这种伴随的转化给我们提供了探索世界所遵循的规律。通过掌握无形式作用的转化规律,我们就能够预测事物未来的发展某些特点。

事物之间的转化是复杂的,有的转化可能包含很多其它的转化。并且可能涉及多个层面和阶段,涉及多种相互关联的变化。单个事件可以触发系统或实体不同方面的级联转换。在这些转化过程中,识别和理解哪些转化是关键性的,对于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不断细分出最基本的转化将是有价值的事情。因为,那是根本性的转化。由于无形式作用是最根本的作用,任何事物之间转化通过不断的分解,最后都能分解成最基本的无形式作用之间的转化。另外,一个事物可能同时包含隔离,显现和动力,这样的情况具有迷惑性,要认清楚这个事物是哪一方面的转化是根本性的转化。就像玻璃杯被打碎那样。由于每一个事物都有无形式作用的三个方面(隔离,动力和显现),那么这样的同一个事物既可以作为隔离的事物,又可以作为动力的事物,又可以作为显现的事物。这要看这个事物是以什么角度和其它的事物产生无形式作用的关系。

三种无形式作用本质上都是无形式,是三种无形式能够相互转化的根本原因。一种无形式只能转化成其它的两种无形式,这是转化的必然性。无形式作用之间的相互转化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具有必然性。这种必然性同时给了我们探索世界的一种规律和指导。因为这种必然性确保了一定程度的秩序和可预测性。可用于预测系统内可能发生的转换。无形式之间的相互转化的六种模式是确定的,但是,它们之间具体是如何的转化是不确定的。比方说,一个隔离的玻璃杯要想发生新的状态的改变需要动力,但是这个动力是什么样的动力是不确定的,可以被外力打碎,也可以由于高温而爆裂。三种无形式作用虽然在功能和表现形式上各异,但它们在本质上都是无形式的,即它们不受特定形态的限制,具有变化和转化的潜力。通过这种理论视角,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以及这些变化背后的基本原理。无形式作用论提供了一种理解复杂现象的有力工具,它强调了变化的动态性和条件性,以及不同状态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这种理解有助于我们在面对变化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探索和解释世界的深刻方式。

参考文献

[1]Heidegger. 物的追问, translated by 赵卫国,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p. 89.